千年點茶漂洋出海
2018-01-26 09:12:17??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鄧雪 文/圖 18日,記者來到建陽區考亭村一家古色古香的點茶館,探訪失傳千年的宋代點茶技藝。 伴隨著婉轉低沉的琴音,身著宋代服飾的點茶老師蘇文焚香插花后,緩緩朝客人們點頭示意,開始了點茶表演:炙烤團茶、圓月初碎、運轉曲塵……典雅莊重的十余道工序后,茶湯終制成,客人們細細品嘗著盛至各個建盞中的茶湯,仿佛回到了宋朝,體驗古老的茶文化。 當地時間26日,作為2018南非“海絲茶道”文藝演出的開場節目,表現點茶技藝的《茗戰》將在開普敦表演,點茶文化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舞臺。 湮沒千年,復現于今 點茶在宋代繁榮至極,然而在宋代之后就逐漸衰退,因元朝統治者不太推崇技巧、重意境的點茶法。到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廢團茶而興散茶,點茶的重要材料沒有了,茶葉的飲用方法也改為沖泡法,盛行一時的宋代點茶技藝逐漸消失在歷史的舞臺。 千年之后,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復興點茶,重拾宋代茶藝風流。 “我也是在機緣巧合下開始學習點茶。”穿著漢服的蘇文笑著談起她成為點茶師的故事。2013年時,她第一次在建陽區看到了點茶表演,就被深深地吸引,萌生了學習的意愿,“點茶是本地文化,又與建盞文化息息相關,當時就想自己學習后進行推廣”。于是,她和朋友一起拜訪建陽當時唯一點茶老師陳莉娜,向她請教學習點茶。 據陳莉娜介紹,2006年時她就開始對點茶文化感興趣,但是當時建陽區點茶文化才剛剛起步,有關資料比較少,也沒人會點茶。為了還原點茶技藝,她通過研究《大觀茶論》《茶錄》等大量史料和詩畫,按照記載如實地把每個器具和每道工序進行復原,同時為了使點茶技藝更加完善,她還奔赴開封等地,向茶藝師和僧人學習交流點茶手法,于2012年初步形成了現在的建陽宋代點茶技藝。 經過一段時間的拜師學藝,蘇文的點茶之路由此開始。她在建陽區建盞協會開辦的培訓班上授課,傳授點茶技藝,真正成為點茶文化的推廣人。為了讓點茶文化更好地傳播,2017年蘇文在考亭村開了一間自己的點茶館,系統地開展點茶培訓班,讓點茶技藝得以傳承發展。 “在朋友圈看到點茶視頻,就來建陽學習了,不僅可以豐富我的茶藝,還能通過點茶銷售建盞,一起推廣點茶和建盞,一舉兩得。”來自吉林長白山的茶藝師孫今朝說。 點茶文化精致高雅、工序復雜,為了使點茶飛入“尋常百姓家”,蘇文正在研究隨時在家都能進行的“簡約版點茶”。經過多次嘗試,她發現平時經常沖泡的大紅袍、水仙、肉桂這三種茶葉也可用作點茶,家中備一小石磨,將茶葉研磨成粉,再調膏擊拂即可。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