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墩:綠色發展換新顏
2015-02-09 09:40:30??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忠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圖6溫泉開發鉆探 農業升級改造,工業漸成規模 發展山區特色農業,結合各村實際,多渠道尋求突破建設資金瓶頸問題。采取引導群眾籌資、運用“一事一議”、結合危房改造、發動企業參與、實行以獎代補等形式,籌集各項建設資金,輔之以現代農業科技技能培訓和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鼓勵農民自主創業,努力把漳墩農民培養成有較強市場意識、生產技能、管理能力的現代農業經營者。 漳墩鎮是傳統農業大鎮,田間種植以水稻和煙業為主。全鎮種植煙葉3443畝,收購干煙9676擔;不斷拓寬農業發展渠道,與建陽武夷味精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武夷味精綠色食品”糧食基地10000畝。山地以茶業、錐栗為主。紫溪錐栗專業合作社已獲得國家“綠色食品”標志,正在申請“漳墩錐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漳墩貢眉白茶制作技藝被評為2014年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在桔坑邵村新建立500畝標準化“建陽桔柚”示范園。 近些年,在茶葉良好效益的帶動下,該鎮積極引導茶廠升級改造,去年8月份投產的漳白茶葉廠在原有興業茶廠基礎上,通過興建新廠房,添加新設備,目前年產茶葉達200噸。在鞏固提升現有漳墩白茶特色品牌的基礎上,加快推進貢眉白茶、建溪春等一系列市場口碑好的品牌建設,按照“統一規范、簡便快捷”的原則,鼓勵支持農產品商標注冊,將市場的口碑轉化成品牌,做大做強做亮一批特色鮮明、信譽良好、市場占有率高的品牌農產品。 在農業部門及鎮兩委的支持下我鎮農業全程機械化已初具規模,播種、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全程機械化,改變了以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種植模式。今年全鎮水稻機插秧3000多畝,機收割上萬畝,小型動力收割機已在全鎮范圍內普及。鼓勵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社,新組建有建陽市紫溪漁業專業合作社、漳墩黃西溪果蔬專業合作社等,目前全鎮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14個。福茂農機專業合作社,一天可烘干谷物48噸,改變以往谷物采用日曬脫水的方式。 積極引導人工種植楊梅近1萬畝,總產量7500多噸,其中供生產蜜餞、楊梅酒釀造用楊梅約5000噸。錐栗種植面積2.4萬畝,產量達3800噸,銷售渠道輻射周邊縣市區,市場前景良好。 企業發展抓產業梯級對接。漳墩產業層次較低,積極幫助漳和木業等企業與六維、鑫泉等中型木制品深加工企業對接,為兩家上游企業做配套產品,加快企業發展步伐。引進天津商會等地知名茶企業進入漳墩辦廠建生態茶園,促進茶產業健康發展。 漳墩工業基礎薄弱,該鎮在嚴格執行環境準入制度和項目審批制度的基礎上,不斷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實現資源最優化配置。今年已投產的企業有已獲得QS和食品安全認證的蛋制品企業友力食品;竹制品加工企業福建天嵐工貿有限公司;與制造醫療射線防護設備的大建華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已簽約,投資額達1.5億元。 政府、企業、公眾既各司其責,又互相配合,有機統一,力爭出現合力,產生共振,出現1+1>2的效果,充分激發民眾巨大熱情,凝聚無窮力量,催生工、農業豐碩成果,展現漳墩鎮的全新魅力。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