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墩:綠色發展換新顏
2015-02-09 09:40:30??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鄧忠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圖3、農家小院 圖4村民齊歡唱 ??? 興風尚保生態,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鄉村人文風尚是指家庭和睦、民風淳樸、文明有禮、移風易俗,形成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鄉風民俗。 為培養群眾崇高思想、美好心靈、純潔情操、高尚人格,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漳墩鎮政府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與中心校聯辦小歌手賽、春節前夕書寫平安漳墩春聯、發動群眾保護文物古跡、引導中老年群眾開展健康舞蹈活動等,通過一系列文體活動,不斷宣傳、培育、鞏固村民的鄉村風尚之美,村民素質不斷提高。目前全鎮有大型舞蹈場地5個,村級體育健身路經點21個,農家書屋20個,年參加活動人數達3萬人。 漳墩鎮還是建陽少數民族畬族的主要聚居地,鎮黨委、政府深入挖掘、保護畬族文化歷史。在農厲“三月三”舉辦了漳墩鎮碓后村第三屆畬族“烏飯節”,表演了木角舞、碗舞、筷子舞、祭祀舞、四季梅花舞等舞蹈和畬族山歌,向來訪游客展示了畬家民情民俗,其中畬族木角祭祀舞代表建陽市參加廈門衛視“歡樂建陽”電視節目演出和南平市非物質文化匯演并獲得成功。建設畬族風情陳列館,陳列館一期工程面積約280平方米,共有展室14間,涉及畬族宗教信仰、日常生活用品、服飾、體育競技、畬族醫藥等,同時在碓后村、陳元村也建立了畬族綜合展示室。為了更好的傳承畬族文化,在陳元村民族小學辦起了畬族語言班、舞蹈班。 為保護生態環境,漳墩鎮黨委、政府以點帶面,以線串面,通過植樹造林、保護生態林,開展萬人保潔,生態旅游規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措并舉,經過多方宣傳和引導,保護綠色生態已逐步成為全鎮人民的共識。幾年來新植和補植1萬多畝山場,森林覆蓋率持續提升達80%以上。 泔洋村做為美麗鄉村試點村改造創建工作已全面實施,拆除影響景觀的破舊點20多處,1700多平方米,共改造農戶水沖式衛生廁所20座,村民的牲禽全部做到圈養,村容村貌井然有序,環境干凈整潔,水體通暢;投資10萬元的生態公廁建設進入掃尾,村莊房屋立面改造、生活污水處理、景觀公園的建設正按規劃設計的標準要求全面推進。收回泔洋被群眾搶種的1100畝砍伐基地,用于種植楓香、木荷、酸棗、桂花、楠木等鄉土樹種和珍貴樹種,其中楓香5萬株、酸棗1.5萬株,不久之后該區域將形成全省最大楓樹景觀林。泔洋也曾為建、松、政特委和泔洋蘇維埃政府駐地,左豐美、陳貴芳等革命先烈在此進行過革命活動,歷史遺跡默默述說著革命先烈的崢嶸歲月。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依托當地良好的生態及現成可打造景點的特點,選址泔洋村建設森林公園,由福建省林業勘查設計院進行規劃設計中。建成后的泔洋森林公園將與馬丹禪林、紫溪里森林公園、漳墩森林人家遙相呼應,形成漳墩特有的生態旅游圈。 集鎮所在地漳墩村美麗鄉村建設,已投入600多萬元完成漳墩村200畝規劃建設用地的土地收儲工作,為使新規劃建設區適應集鎮今后建設生態、旅游鄉鎮的發展需要,鎮政府投入20多萬元,高標準規劃設計具有少數民族特色又有現代生活氣息的新型集鎮,已完成初設工作,進入報批階段。大力開展萬人保潔工程,投資50余萬元,在全鎮24個行政村進行環境衛生大整治,配套綠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為群眾創造優質生活環境。將美麗鄉村建設與森林旅游相結合,總面積達1.2萬畝的紫溪里森林公園已委托省林勘院初步完成規劃設計。其中位于馬當山山頂的江南油杉在今年福建省樹王評選中,被評為江南油杉王。 以打造宜居環境、建設美麗漳墩、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為基本目標,扎實推進“兩違”綜合治理專項行動,目前共摸排各類“兩違”建筑45戶,面積5700平方;出動人員235人次,制止“兩違”42起,下發“兩違”宣傳資料2萬多份,拆除“兩違”建筑面積4500多平方米。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