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高層次人才——“利益共同體”讓企業與科技相擁
2022-01-11 09:50:41??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溫柳婷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克里斯丁·譚喜歡茶葉。”這在建陽茶業界,已經廣為人知。 “克里斯丁·譚”原名ChristineTan,是新加坡籍的福建省級科技特派員,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入選國家外國青年人才計劃和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計劃,于2019派駐南平市建陽區,并服務于福建智云動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智云動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是南平市本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農業,工業,城市等領域提供數字化升級等軟件與智能技術服務。 在區發展改革和科技局的牽頭下,克里斯丁·譚與智云動能于2020年結為“利益共同體”。由此,克里斯丁·譚不再僅僅作為科技特派員為智云動能提供服務,而是進一步聯結為共同協作、互利共贏的緊密整體??死锼苟 ぷT與以往科技特派員更多以技術指導、科技培訓的服務方式不同,克里斯丁·譚更多是與智云動能共同開發,同步轉化科技成果。 為了體驗揉捻工藝和制茶過程,克里斯丁·譚幾乎跑遍了建陽和武夷山的大小茶山,聊起茶葉也能頭頭是道。能夠發生這一改變,究其原因便在于“利益共同體”這一機制,克里斯丁·譚與智云動能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我們和克里斯丁·譚博士合作,打破了原來‘可顧可不顧’的‘顧問模式’,讓她參與到我們的具體項目中來,讓企業與科技相擁,實現科研與創收的雙贏。”智云動能公司負責人項鳳華說道。 變化不僅體現在克里斯丁·譚博士的服務方式中,更體現在角色意識的轉化上。利益共同體機制成功讓科技特派員“轉客為主”,科技特派員不再只是企業經營之外的“客座教授”和“技術顧問”,而是成為公司的“所有者”“管理者”。 過去一年中,針對智云動能研發中遇到的跨學科難題,克里斯丁·譚主動幫忙聯系了通信、芯片、農業、生物、氣象等領域的專家,集思廣益,為解決研發中的諸多重點、難點問題,疏通跨學科、跨領域的許多堵點提供了巨大助力。還主動提供產品應用機會和場所,聯系潛在用戶群體,幫助公司實現了產品覆蓋領域由單一到多元,服務范圍由狹小到廣泛的跨越。 “我們與克里斯丁·譚共同開發‘茶小智’體系產品,從烏龍茶機械加工數字提升設備、可視化工業生產和倉庫管理、到農產品標準化和溯源,提供‘數據即時服務’的整套解決方案?!表楕P華說,該企業自主研發的智云數控軟件平臺,結合硬件SmartC智能控制器、工作站和傳感系統,賦能工業生產客戶更深層地分析生產工藝和提高生產率,從而減少制造成本,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和標準化。 “通過科技特派促進的利益共同體,我們把論文寫在土地,也攜手共同取得豐富的知識產權成果,其中包括發明專利申請1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軟件著作10項,發表期刊論文3篇。今年已經快速普及數字農業的新基建模式,預計明年能在全省復制推廣落地?!笨死锼苟 ぷT說道。 克里斯丁·譚與智云動能共同開發全省首個閩北烏龍茶機械加工數字云工廠高效管理平臺,入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外國專家引智項目和福建省科技特派補助項目;共同開發的“農業農村物聯網公共使能平臺”被評為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2021年優秀項目,成為全省三個入選項目之一。 在克里斯丁·譚的幫助下,智云動能開發出新的物聯網通用控制器,打通農場上老舊農業設備、傳統農業設備的壁壘,完成設備連接上網的突破,實現農場的自動化和信息化。開發出移動式傳感器,取代傳統人工的化學試劑盒的環境監測方法,解放農民勞動力,提升農場管理和生產率。建立自動化、標準化、可復制性強的綠色生態數字農業模式,其中,2020年室外防水版本的兩款產品已取得國家級CMA和CNAS產品測試認證。 在克里斯丁·譚和智云動能公司的通力合作下,2021年科技特派員項目“科技特派+數字農業”和技術成果轉化模式已成熟,適用于多元化農業場景,落地到21個科技特派示范點。其中農民企業的農業示范點10個,政府或國企單位的示范點11個,總服務的農戶10家(其中9家農戶實現利益增長),農民示范點面積939畝。政府單位或農戶的其他輻射推廣農場面積2287畝。克里斯丁·譚指導的1個高效生態智慧養殖示范點也入選為國家項目示范點。(邱冬勇 李家盛) |
相關閱讀:
- [01-11] 黃坑:煙苗“穿新衣” 發展有保障
- [01-11] 踐行“綠色低碳”辦賽理念建陽區876畝省運會碳匯林建設啟動
- [01-11] 文旅融合 考亭步入發展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