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 | 習近平福建行,第一站為何看山?
2021-03-23 15:44:02??來源:新華視點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全國兩會之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考察,來到福建。第一站,武夷山。 正值“十四五”規劃綱要通過實施,“十四五”全面開啟。總書記地方考察首站看山,其中有什么深意? “生態安全屏障” 此次考察的武夷山,綿延千里,是我國東南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我國4項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之一,生態綜合價值可見一斑。 對山,總書記十分關注。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還記得兩會期間,總書記提到的山吧? 在內蒙古代表團,總書記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在青海代表團,一名來自門源縣的代表,向總書記展示了兩張“萌貓照”,再次引發總書記對祁連山的關注。“我看你是門源縣的,在祁連山南麓,翻過山就是甘肅的武威了。” 這些年,總書記赴地方考察,看山是一項重要安排。 2019年8月,在甘肅考察,來到祁連山北麓,遠眺巍巍祁連,實地了解生態恢復保護情況。2017年,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曾經掀起“史上最嚴”的問責風暴。去年被嚴查的青海木里礦區非法采煤事件,也再次警示祁連山生態保護仍任重道遠。 2020年4月,在陜西考察,總書記第一站也是先看山,直接深入秦嶺,了解生態保護情況。秦嶺北麓西安境內曾發生違建別墅事件,總書記4年間作出6次重要批示指示,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在陜西考察時,總書記告誡當地干部:“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 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山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山生林草,山是水之源,山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在總書記關于生態系統治理的考量中,山的分量很重。 “山水林田湖草沙”——在這個治理體系中,總書記將其放在第一位。 “生態安全屏障”——總書記也常用這個詞,形容山涵養保護生態的作用。 兩會期間,總書記還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進入新時代,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的認識也要不斷發展深化,我們就是要有生態的認識,要有全局的意識。” “十四五”開局,高質量發展是主題,“三新”是主線,無論是主題主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都是題中應有之意,美麗中國必須青山常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