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校園,傳統非遺活起來
2021-03-16 15:18:20??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探新路,文體融合 不過,在校園內,傳統武術大都以課外互動和課間操等形式存在。“實際上這并不是一種傳承,只是一個文化活動。”福州市格致中學高級教師方傳杰說。 方傳杰認為,傳統武術走進校園就要符合學校的教學要求,“首先,進入校園是需要教案的,是需要你有教學法的,靠的可不是跟師父學的那些功夫;同時,教師資格證也是一個問題;當然最后還是要摸索內容上如何統一、編排如何更加合理化,這也是傳統武術走進校園的基本功”。 省特級教師、福州一中教務處原副主任林志強對于傳統武術走進校園的理解是,不能僅僅只有武術的技藝,還要有武術文化的跟進,“只有技藝與文化的結合,才能讓武術在校園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也才能真正地深入地長久地發揚光大”。 毫無疑問,把優秀的文化提煉出來,成為走進校園的基礎,已經成為大部分傳統武術人的共識。福建師范大學體科院教授、教育學博士劉祖輝期待傳統武術界能有一場自我革新,“其實我們要解決教什么?怎么教?誰來教?無非就這三個問題。把最優秀的東西、最精華的東西提煉出來,一定要以興趣為基準,解決學生喜歡武術,不喜歡武術課的問題”。 “首先要讓學生和家長明白,我們學生能從武術選修課中得到什么?比如說身體素質有怎樣的提升?學習了哪些傳統的武術文化?這就需要我們的武術家們編寫一套精美的武術教材。當然這樣的教材最好還能突出地方的傳統文化,畢竟越是地方的就越有特色。”林志強說。 看未來,大有可為 對于傳統武術走進校園的未來,翁治興認為,應該把問題切入到陣地上。 “包括廣播操、課外互動這樣的活動都是邊緣化的。要做到活態的傳承和推廣,只有占領課堂,各級學校課堂,尤其是高校課堂這樣的主陣地。”翁治興說,現在提出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教學道路,優秀的非遺就是中國特色,“當然,這是一個攻堅的工程,困難現在有以后照樣還有,但是一定要走出進入課堂的第一步”。 劉祖輝則把目光投向了日漸火熱的體育中考和高考,期待考試的指揮棒能為武術走進校園提供強大的動力,“要解決武術進校園的問題,就要解決頂層設計的問題。要把武術列入高考或者中考的內容,所有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劉祖輝建議:“首先要做好一校一拳的品牌,先以這種品牌效應以點帶面,推動教育部門把武術進校園形成一定的規模。其次要建立科學化的標準尺度,其實這是最難做的一個事情。如何制定科學評價的手段和方法,這是我認為應該緊鑼密鼓,馬上去做的事情。一旦突破了,我相信大有可為。” 其實,在政策面上,武術走進校園的春風也不斷吹來。 方傳杰表示,在去年出臺的《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教育部、體育總局共同制定社會體育俱樂部進入校園的準入標準,有條件的地方可向社會體育組織購買服務,為缺少體育師資的中小學校提供體育教學和教練服務,“這說明,只要傳統武術俱樂部具備了資質,就有條件進一步推動傳統武術走進各級學校”。 方傳杰說,這是一個信號,說明武術的春天到來了。(肖榕)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