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古厝煥新機
2020-10-29 10:39:08??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2018年,延平區乘著入選財政部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的東風,把巨口鄉作為具體試點區域,立足生態、區位、人文及資源稟賦等優勢,創建 “古厝生態銀行”機制,整合、盤活零散的古村、古厝等碎片化資源,集中委托、集中管理,通過市場運作手段,借鑒銀行分散化輸入、集中化輸出的模式,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振興之路。 在實施“古厝生態銀行”機制過程中,巨口鄉組建股份形式多樣化的南平市巨福旅游投資有限公司,將其作為多渠道投融資、項目建設提升、招商包裝推廣的有效載體。同時,找準藝術旅游這個細分產業門類,以藝術喚醒鄉村,用藝術激活鄉村,實現了巨口鄉的文化資產、自然資產、閑置資產和人力資本有效集聚,開拓了 “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的高效路徑,打通實施“古厝生態銀行”的最后一公里。 藝術賦能鄉村,古厝亦可生金。隨著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品牌日益打響,古老的鄉村在留住鄉愁的同時,原本“沉睡”的古厝資源也煥發出新的活力,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能:鄉賢返鄉興業、村民重回田間地頭、破敗房屋得到大量自發修繕,巨口鄉固定資產資源、民宿、綠色生態農業等產業蓄勢而起,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逐漸向巨口匯集。 目前,巨口鄉已修繕古厝100多座,吸引社會投資7000多萬元,6個村25個農戶改造民宿240多間,共有30多批次1800多名藝術院校師生前來寫生、實踐、教學,帶動農戶就業300人,新增農創客27人。期間,還吸引了10多家國內文化旅游企業前來洽談養生項目、民宿改造旅游項目、農業旅游項目等。 受巨口鄉“古厝生態銀行”機制實踐的啟發和帶動,延平區其他鄉鎮紛紛行動起來,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古厝生態銀行”模式。越來越多農舍、禮堂、校舍和倉庫,被賦予新的功能,體現新的價值,煥發新的生機。“古厝生態銀行”的內涵,在實踐過程中得到不斷提升和延伸。 (陳官輝)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