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星太極拳隊探秘
2020-08-14 09:47:57??來源:今日建陽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國家的倡導下,太極拳運動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清晨、夜晚,在公園、在廣場,都能看到人們在練習太極拳的身影。他們有的三五成群,有的二三十人成隊,伴隨音樂口令,或徒手練拳,或舞弄刀劍。這已成為現代都市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不論是國內專家說,練太極拳可以延年益壽,還是國外科學機構鑒定,練太極拳對身體益處多多,似乎都有些“耳聽為虛”,最好要“眼見為實”,才能感受太極拳的真正魅力。經人介紹,我了解到,建陽區體育館隔壁的多功能運動場,有一群老年人常年在那里鍛煉太極拳,于是興沖沖地前往,想探個究竟。 那塊場地真是塊風水寶地,有旁邊的房屋遮擋著,太陽三丈高時,還曬不到,炎炎夏日里,保留一片陰涼。從早晨6點半到8點,伴隨著音樂聲,那群老人們認真地揮臂推掌、伸手沖拳、擺臂亮相、提膝獨立,那一招一式,還算有板有眼。 77歲的隊長周大姐,有幾分不好意思地說:“大家年紀比較大,都打不好。”當問到大家年紀有多大時,她說,團隊以大媽們為主,常年保持著20多人。扳著指頭算,其中九十以上的有3人,最大的94歲了,八十以上的有12人,最小的也有73歲,全隊平均年齡在八十歲左右,這是名副其實的壽星太極拳隊!很多人在這里晨練十幾、二十年,甚至有堅持太極拳運動三十多年的,看著這些練習太極拳獲得養生真諦的耄耋老人,我不禁肅然起敬。 周大姐再次提到,他們打不好。我想他們練拳長壽的秘訣,也許就在這“打不好”中。他們只是從光碟上學習國家推廣的太極拳套路,這樣沒有門戶之見,沒有流派之爭。上了年紀,動作不求精準到位,不求整齊劃一,不張揚,不炫耀,練拳目的很單純,就是活動手腳,強身健體。加入團隊一整年僅需要交10元音響費用,來晨練時,穿著也隨意,有穿練功褲和運動鞋的,也有穿平常衣服的。團隊寬松融洽,大家相互關愛,在一起鍛煉時間長了,親如兄弟姐妹,如果有人幾天沒來,就會打電話詢問,生病了,還相約前往看望。 老人們上了年紀,選練的套路都比較輕緩柔和,不做劇烈發力動作。即使是這樣,太極拳還是能起到極好的鍛煉作用。鐘南山院士說:“太極拳有不可估量的健身養生價值,誰練誰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大家在一呼一吸的吐納之間,仿佛采納了天地元氣;在伸胳膊抬腿中,驅趕病魔,老當益壯。周大姐介紹,長期堅持太極拳運動,團隊成員意識清楚,腿腳還利索。94歲的吳允芳老人,練拳30年,現在依然精神矍鑠,還能種菜養雞;91歲的趙分英練拳也近30年,鶴發童顏,自我感覺氣血通暢,她對自己最滿意的是“什么都能吃”;84歲的張芳琴,是一名退休的中學教師,她上午打拳,晚上跳廣場舞,最自豪的是“很少感冒”;83歲的葉清秀,做動作較為準確,還樂于輔導別人。 老人們不但徒手練拳,還會使用器械,會好幾套太極劍、太極扇的套路,甚至還能手持雙劍,左擋右刺;手握雙扇,上下舞動。在那翻滾的大紅扇子間,老人們享受健康、快樂與滿足,真是“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景強)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