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生意 甜蜜人生
2018-04-27 10:43:22??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小湖鎮祝中村90后大學生返鄉創業,執著于再造故鄉,打響故鄉特色產業品牌…… 紅火生意 甜蜜人生 在距離小湖鎮西北方向4千米處的小村落——祝中村,小溪流水清澈見底,傳統老宅和現代樓房交相輝映;這里,村路有路燈,小賣部開有WiFi;這里,不少村民“宅”在家中,上網賣特產掙錢。 近年來,眾多農村有志青年返鄉創業,執著于再造故鄉,打響故鄉特色產業品牌。今年28歲的楊武禎,是祝中村土生土長的90后年輕人,也是眾多返鄉青年中的一員,依靠著祝中村的古法紅糖,以抱團的方式,攜手村民一起闖富路。 創業?返鄉,發展特色產業 進入祝中村,一條筆直的水泥路直通村莊,道路兩側的茶園隨之映入眼簾,田地里收割完的稻梗依然挺立著,再加上菜地里連片綠色的點綴,村里顯得生機勃勃。村部的周邊有一座占地約一畝的廠房,這是楊武禎的項目——祝源紅糖合作社與紅糖廠的所在地。廠里,9口連環大鍋一字排開,在看似簡陋的作坊里,榨汁、去雜、澄清、熬制、冷卻、出鍋、定型等工序井然有序。 祝源紅糖廠的建立讓楊武禎感受到了回鄉創業的希望,這幾年古法紅糖的走俏,祝中紅糖廠的火熱場景,不僅改變著村里年輕人的擇業觀,也改變了老人們的生活。 2010年大學畢業后,楊武禎和大多數走出鄉村的學子一樣,選擇到大城市就業。2012年,楊武禎將自家生產的紅糖放到網絡上銷售,不想大受身邊的朋友歡迎,幾十斤紅糖幾天時間就一售而空,這讓他看到了古法紅糖產業發展的遠大“錢”景。2013年底,楊武禎義無反顧地辭掉了福州的工作,帶著古法紅糖項目發展計劃書回到家鄉,決定自主創業,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父親和志同道合的表哥響應。2014年,他開始接過父親手中的鋤頭,打理起自家甘蔗地。楊武禎告訴筆者,農村其實有很多發展機會,祝中村自古就是蔗糖產區,發展古法紅糖項目有先天優勢。 2015年,他成立了祝源紅糖合作社,帶著村里10多戶人家共同制作紅糖。2017年10月,祝源紅糖廠建成,并注冊了“祝源”商標,成為了村里特色農產品的一個標簽。 理想?追夢,甜蜜的人生 隨著社會的發展,制糖工藝早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古法熬糖作坊已經非常稀少,古法熬糖技藝正漸行漸遠。祝中村紅糖作坊,歷經歲月,卻沒有隨著市場化經濟的大潮而退出歷史。 “祝中紅糖有好品質,過去卻沒有好價錢。”楊武禎的父親說,過去村民們生產的紅糖,大多通過圩日零賣。2014年前,每斤均價在六七元間,蔗糖價格不高打擊了蔗農的生產積極性,祝中村種植甘蔗的面積不斷減少。 “現在互聯網這么方便,傳遞的東西更快。我們的制作方法、制作工藝都可以第一時間讓大家看到。”楊武禎說,網絡的快速發展,手機的普及,讓他的銷售渠道越發的豐富與直接,從甘蔗種植、收割、壓榨到紅糖熬制,可以第一時間直播到網絡上。2014年,楊武禎通過網絡銷售紅糖,帶來了7萬多元的收入,這讓他一下信心大增,同時也吸引了大批的村民跟著一起通過網絡銷售紅糖。 2015年10月,上海同學的一個電話,在信心滿滿的楊武禎頭上澆下了一盆冷水:10斤的大塊紅糖,不到半年時間就壞了!不易保存,成為了老大難問題。但是也給楊武禎打開了一扇新大門:大塊糖沖泡不方便,也不好保存,但制作成像糖果一樣的小塊糖,那兩個問題就都解決了。 說干就干,通過上網找資料和到浙江義烏學習,在當年的制糖季節,楊武禎除了生產大塊糖外,還開始制作小塊糖。2015年收入17多萬元。 “因沒有經過高度精煉,祝中紅糖幾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且不添加任何物質,是純綠色食品。合作社在純紅糖的基礎上,已開發了系列產品。新糖上市后,我們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并舉的辦法,幫助鄉親們把祝中紅糖這個‘東方巧克力’賣到全國去,帶動大伙兒一起致富。”楊武禎說,這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地客商慕名而來,祝中古制紅糖的價錢一路上漲,從原來批發價一斤7元漲到了12元,這給祝中蔗農們帶來巨大的鼓舞。 文化?傳承,紅火的村莊 坐落在南浦溪畔的祝中村,土地含沙量高,非常適合栽種糖蔗。山野間清水長流,遠離城市污染侵襲,農民以有機肥供養,每一株甘蔗都能自由生長,最終讓農民們收獲到最甘甜的蔗汁。 “祝中紅糖,百年歷史,聞名四方!村民們煮的不單是糖,更是傳承、喜悅和鄉愁,飽含著濃濃的鄉土文化。”楊武禎告訴筆者,祝中古制紅糖,把傳統、鄉愁和當地的山水、人文結合起來,成為一張特別的農耕文化名片。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全村蔗田面積從150畝擴大到300多畝,產糖15萬公斤,產值300多萬元,往日沉寂的村莊開始變得熱鬧起來。走在村中,可以看到年輕父母牽著穿新衣的孩子在散步;老人們從帶孫子的勞累中解放出來,三五成群地坐在村中廣場的樹蔭下聊天。村民楊大伯說,他的兩個兒子也回來了,剛開始小孫子對父母還認生,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如今一家人其樂融融。楊大伯很高興:“年輕人在農村也有很多出路,在家還可以好好教育孩子、孝敬老人。” 如今,每到祝中村的“煮糖”季,田野間,滿載甘蔗的拖拉機來往穿梭;糖廠里,爐火熊熊,蒸汽騰騰,糖香四溢……整個村莊都氤氳著蔗糖的甜蜜熱氣。(鄧忠衛)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