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湖:災后重建展新姿 百姓安居樂開顏
2018-02-06 15:17:23??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安居 安置區建設高標準實施 安居,是受災群眾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的起點。 災后第一時間,小湖鎮黨委、政府提出明確要求,確保每個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臨時住處、有臨時醫療”。 村里一頂頂藍色的帳篷,鄉鎮會議室里一排排涼席,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 小湖鎮黨委政府將群眾重建家園的急切希望扛在肩上,下墘村地災安置區建設作為災后重建的首要任務,在小湖鎮緊鑼密鼓地實施,統籌推進。 堅持科學規劃,安全選址這一重要原則,安置區的選址避開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開行洪通道,嚴格落實工程質量標準。 小湖鎮黨委、政府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組織協調等方面發揮了應有作用,異地搬遷和應急排水工程資金及時兌現到群眾手中,全面保障安置區建筑材料供應,住建局下派的干部和鎮里“田秀才”、“土專家”,在重建現場傾力指導…… 安置區建設優先加快推進,憑著這樣的干勁,今年春節前,安置區一期住戶將搬進新居,過個溫暖歡樂的節日。 與此同時,小湖鎮的16個行政村同步規劃并先后完成了防災應急避難點建設,完善了防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樂業 增強群眾增收能力 解決受災群眾的長遠生計,發展特色農業、農產品深加工,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增強農民增收能力,是小湖鎮在推進災后重建過程中的重點任務。 小湖鎮將災后重建、美麗鄉村建設與現代農業發展相融合,打造田園綜合體,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各村結合自然生態、資源稟賦、現有產業基礎等實際,因地制宜規劃符合實際的特色優勢產業。 葛墩村著力發展高山度假旅游,以農業觀光、農園體驗、民俗休閑、鄉村度假、老年康養、農場認種等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游,在改善城鄉二元結構、統籌城鄉發展方面探索新的途徑和方式。 大湖村、秦溪村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利用水仙茶發源地的優勢,打造水仙茶品牌,建設生態茶村,通過整體推進新型村莊、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讓群眾住在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美麗新村。 祝中村、馬坑村等村,著力打造“一村一品”主導產業,發展紅糖、楊梅、桔柚等特色產業,實現種植業規模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蒸蒸日上。同時,引進貴稀堂建盞基地建設項目,文創旅游初顯成效。一二三產業互動相融,主導產業支撐農戶持續穩定增收,小湖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穩步提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