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綠色有機水稻 生產綠色品牌大米
2018-02-06 15:19:49??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嘉禾里農機合作社的綠色發展之路 在嘉禾里農機合作社,只見雷炳華行色匆匆的趕來,手拿著兩份證書:一份是佳禾家庭農場稻谷檢驗報告,一份是他被評為南平市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的證書。雷炳華自豪地說:“我農場生產出的大米農殘檢測為零”。從成立之初只有幾臺機器的合作社到如今擁有30多臺各類農業機械的省級示范社,從農機合作社到成立自己的家庭農場成為種糧大戶,雷炳華走的是一條怎樣發展之路? 聯合農戶成立農機合作社:找到稻田經濟的發展出路 2012年,雷炳華從黃坑鎮三峽村村主任的職務上退下來后,就一直思索著如何帶領村民致富,經過多方考察商討,他和67戶黃坑三峽農戶成立了黃坑首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嘉禾里農機合作社。合作社對社員的土地進行統一管理,社員可以自主管理自己的田地,同時可以借助合作社的先進機械設備以及優惠政策,來助力水稻種植方面獲得更好的收成。合作社當年就流轉了土地200畝,雷炳華成了合作社理事長。 2017年,合作社采取機械化作業的土地已達一千七百多畝,年加工糧食達一百多萬斤,輻射農戶達800多戶,還到麻沙、書坊等周邊鄉鎮以及邵武等周邊縣市開展機械化作業。合作社的規模不斷擴大,截止目前有包括高速插秧機、旋耕機、收割機、運輸車和烘干機等農業機械30多臺,農機手12人,常年農業工作人員達30余人,固定資產近千萬元。“黃坑嘉禾里農機合作社是我區規模最大的幾個農機合作社之一,2017年被選為建陽區‘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的示范點,全區多次組織到合作社的水田現場舉辦推廣機插現場會,對提高我區水稻種植以及農業機械化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建陽農機站長朱建峰說。 成立佳禾家庭農場:走出了一條綠色循環農業之路 隨著農業機械化迅速發展,為進一步從源頭把控水稻品質,2014年,雷炳華成立了自己的佳禾家庭農場,他積極和科研院校聯系,并與之開展水稻集中育秧合作,培育水稻種子,2015年雷炳華又與南平農科所開展合作,將黃坑鎮塘頭村100畝水田作為種植水稻種子高產試驗基地,并取得良好的種植效果。 為了讓水稻種植提質增效,需要拓展綠色農業發展空間,延伸循環農業產業鏈,從2015年開始,在區農業部門的支持下,雷炳華選取了兩塊有單獨水源的農田300多畝,發展綠色和有機水稻種植,使用有機餅肥,經發醇后施入農田,采用機插技術,合理密植,兩塊地全部使用綠色防控技術,采取鴨稻共生,種植香根草、田埂豆,使用大陽能滅蟲燈等各項技術,實現了水稻從育秧到大米加工的全程可控,大大提升了水稻的品質。“這兩塊田所產出的大米被上海、臺灣客商以每斤3.5-7元的價格全部收購,經濟效益十分明顯”。雷炳華笑著說。 綠色水稻種植模式,吸引了大批種植戶到現場觀摩和學習。到2017年,雷炳華的家庭農場流轉了土地700多畝,其中實施綠色現代農業達400畝,全部實現了統一供種、播種、機耕、機插、植保、機收、烘干、加工,他的家庭農場一年產糧達35萬斤,成為全區的產糧大戶,同時還創立了無公害綠色水稻品牌“武夷生態源”。有了自己的品牌,加上品質好,雷炳華生產的水稻銷路越來越廣,經銷商紛紛上門,大米主要銷往本省的廈門、福州以及浙江杭州、臺州等地。 “綠色循環農業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在農業部門的鼓勵支持下,今年,我要擴大綠色水稻的種植面積,計劃在水稻種植的基礎上利用大米下角料養殖魚、羊等,通過魚羊的糞便作肥料種值有機大米,發展綠色生態種養循環農業。”說起今年的打算,雷炳華滿懷信心。 致富不忘眾鄉親,近年來,雷炳華積極參與黃坑鎮村兩級精準扶貧工作,在拓展業務時,盡量向精準貧困戶傾斜,先后與貧困戶簽訂產銷合同,并優先吸納貧困戶到合作社務工,增加貧困群眾的收入,幫助貧困戶盡早脫貧致富。同時,合作社還每年從黃坑選5戶沒有勞動力的家庭免費為他們代耕。(黃家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