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游:精準發力促脫貧 齊心共圓小康夢
2018-01-09 17:25:21??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王江江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轉換方式 變“輸血”為“造血” 由單純的“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幫扶過渡,既能防止短暫的脫貧后再次“返貧”,做到“扶貧先扶志”,更讓貧困地區干部群眾增強脫貧的信心和斗志,切實轉變他們的發展觀念,使他們的發展觀能夠跟上科學發展的時代潮流,激發發展的內生動力。增強“造血”,才能形成打造致富的“聚寶盆”。街道在區社會保障局和童游文技校的幫助下舉辦了“精準扶貧家政服務培訓班”及“雨露計劃”培訓,為貧困戶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幫助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真正實現從過去的“輸血式”扶貧向現在的“造血式”扶貧的轉變。 彭墩村羊官吳興富。(張正松 攝) 2017年,童游街道勞動保障所還聯合制造業類、管理類、零售類、服務類、網絡新媒體類、金融保險等31家企業拿出151崗位在金茂廣場舉辦大型人力資源招聘會,招聘會涵蓋技能工程師、管理、銷售、會計、普工等和842個工作崗位。據統計,招聘會共吸引近千人次進場求職,現場達成初步就業意向92人,其中精準扶貧戶23人。 彭墩村陳寶玉在洋茄育苗。(張正松 攝) 毋庸諱言,扶貧解決的是扶“人”,關鍵又在扶“心”。增強扶貧對象“造血”功能,使他們掌握脫貧致富的門路和技術,方能具備抗風險能力,不再因病、因災返貧。從而使地方的脫貧致富能夠立足于堅實的產業基礎之上,真正做到積小成為大成,積小勝為大勝,讓精準扶貧達到事半功倍效果。(林劼)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