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繪制美麗新黃坑
2016-10-09 14:42:37??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俊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建陽區黃坑鎮著力打造國家4A級旅游景區紀實 綠色,是黃坑深厚的底色;境內山巒疊嶂,千峰競秀,溪壑縱橫,飛瀑流泉,形態各異的峽谷、瀑布、奇山、怪石、秀水與得天獨厚的林海資源交相輝映,仿若一幅迷人的山水畫卷。 綠色,是黃坑守護的底線;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全鎮上下共識,綠色新興產業風生水起,打造全域旅游,爭創國家4A級旅游景區深入人心。 近年來,黃坑鎮黨委、政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黃坑作為一個大景區來謀劃建設,優化規劃設計,強化融合發展,促進共建共享,黃坑全域旅游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闊。 總體規劃:對旅游“高看一眼” 這些年,黃坑鎮黨委、政府在編制、完善總體規劃時,著眼于發展旅游事業,從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做起。在閩北鄉鎮中第一個實施鎮區主街道路“白改黑”,使之成為一條集購物、餐飲、休閑、娛樂等為一體的休閑街區;建起了嘉禾音樂噴泉廣場、朱子文化公園、集鎮防洪堤休閑健身步道、集鎮夜景工程、美麗鄉村建設……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村更美。不經意間,當地居民發現,操著各地口音的外地游客越來越多,鎮里的小客棧、土菜館常常爆滿。 發現這個天賜的商機,黃坑鎮黨委、政府順勢而為,聘請浙江遠見旅游規劃專家對全鎮進行科學系統地規劃布局。目標鎖定,箭已上弦。鎮黨委、政府以史無前例的力度打出環境治理組合拳;衛生整治,“治”出了旅游發展的新環境;植樹綠化,“化”出了旅游發展的新景色;征遷拆違,“拆”出了旅游發展的新空間。一個個新舉措,改善了全域生態環境。黃坑鎮依靠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經過上級旅游部門的精心指導和全鎮上下實干拼創,先后榮獲了“福建省鄉村旅游休閑集鎮”、“國家3A級旅游景區”稱號。 新一屆鎮黨委、政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鎮黨委書記周春林在多個場合強調,抓旅游就是抓發展,抓旅游就是抓經濟,抓旅游就是抓民生。鎮長藍忠明提出,加快“旅游+X”發展,加速黃坑旅游從“景點旅游”邁向“全域旅游”。 鎮村兩級領導圍繞全域旅游發聲發力。 思路決定出路。鎮黨委、政府明確提出“1234黃坑夢想”新思路,即把握一條主線: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圍繞兩個主題:打造中國?黃坑朱子理學文化主要基地和中國?黃坑鮮花谷蜜蜂小鎮;突出三大產業:旅游產業、蜜蜂產業和竹茶產業;打造四個特色:宋小蜜蜜蜂特色文化產業園,建陽區竹循環經濟特色產業園黃坑分園、高山特色茶旅和鄉村特色民宿。 藍圖繪就,措施跟進。在具體行動層面,黃坑鎮又拿出了哪些實招?一是堅持規劃引領。編制《黃坑鎮旅游總體規劃》,構建起“集鎮—中心村—特色村”的空間結構體系。以景點的要求建設鎮村,打造處處有風景、時時見風景的全域大景區,編制了20多項“大美黃坑”建設相關子規劃。二是推進項目建設。秉持“不以規模拼大小,而以品質論高低”的發展理念,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投資3800萬元,建設黃坑游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朱子紀念館、朱熹墓附屬保護工程……。三是狠抓招商選資。堅持“招新引優,招大引強”,緊盯名企強企開展招商,制定“選智”與“選資”的高標準,著力引進宋小蜜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一流科技與優質資本,助力黃坑全域旅游跨躍式發展。四是生態環境整治。在不惜年減少稅收400萬元,關閉2家高消耗有污染企業的基礎上,引導企業技改,杜絕冒濃煙、出污水。五是營造良好環境。鎮黨委、政府出臺一個個實招,對困難企業實行分類管理,由鎮領導聯系掛點組成幫扶小組,每月召開困難企業懇談會,現場辦公,排憂解難。 鎮黨委、政府鼓勵“撐腰”,全鎮各級各單位合力助推,黃坑全域旅游漸入佳境。 產業融合:借旅游“跨界一回” 或采摘西紅柿、黃瓜,或嬉戲觀光,或合影留念……東方紅現代農業觀光園里傳出陣陣歡聲笑語。在這里,游客親近自然,果農喜獲豐收。 長見村是黃坑鎮“因旅游而改變”的村莊之一。近年來,全鎮各村爭相依托茶葉、香榧、瓜果等特色農業基地,大力發展農業旅游,推出農業生態觀光游、農耕農事體驗游、水果茶葉香榧采摘游、蜂蜜采割觀賞游等,形成了“旅游+農業現代化”的新業態。目前,全鎮共有鄉村旅游村(點)50多個,旅游從業人員500多人。今年以來,全鎮餐飲、住宿、交通、茶葉紅菇筍干食用菌等農產品銷售收入達6500多萬元。 黃坑是茶葉大鎮,種植面積20000多畝,高山云霧茶深受消費者青睞,豐富的茶資源“遇上”旅游后,煥發出蓬勃生機。 和運成黃坑茶葉專業合作社策劃打造了以“游千年茶馬古道,賞萬畝紅茶風景”為主題的茶旅項目,景區以紅茶文化傳播、黃坑茶系列產品展示、茶旅購物為核心,打造了百年茶園、坳頭高山茶園等10多個茶旅景點,游客買走了價值500多萬元的黃坑茶。 今年9月12日下午14時,阿里巴巴全網首次現場直播宋小蜜黃坑養蜂基地。宋小蜜集團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實地考察黃坑后,在三峽村中蕉溪建立了黃坑境內第一個養蜂基地。鎮黨委、政府抓住這一有利契機,以宋小蜜為龍頭,發動廣大村民借助優越生態環境和宋小蜜養蜂專業技術優勢,大力發展“甜蜜事業”,著力打造黃坑鮮花谷?蜜蜂小鎮。據介紹,現場直播當天國內外參與互動人數達28萬多人次,采蜜觀賞游達1000多人次,黃坑蜂蜜供不應求。 一產圍繞旅游做精,二產圍繞旅游轉型。陳友順,土生土長的農家漢子,20多年的時間里,他從一個地道的青年農民,經歷了從竹筷廠老板、茶葉公司總經理到旅游開發公司CEO的轉變。 2013年,種茶、制茶、賣茶做得順風順水的陳友順,在朋友的鼓勵下,先后投資500多萬元,建起了占地近40畝的九龍山莊。在背靠重重竹山、緊挨潺潺小溪、毗鄰千畝生態茶園的環境中,可餐飲、垂釣、體驗、觀光、住宿等,引得城里人紛至沓來。 陳友順說:“每天都有客人,吃飯住宿都需要提前預訂。周末或節假日,這里更熱鬧,路邊停滿了掛外地牌照的車輛,特別是高鐵開通,黃坑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后,福州、上海、廣州甚至北京的客人來了一撥又一撥。去年,山莊接待游客3萬多人,今年估計能翻番?!?/p> 鋪開黃坑全域旅游發展的畫卷,選擇“旅游+”便“一棋得手,滿盤皆活”的行業和領域不勝枚舉:“旅游+工業”催生出了星星竹業、和家樂竹筷等旅游竹制工藝品;“旅游+農業”催生出了東方紅現代農業觀光園;“旅游+林業”催生出了長見、桂林、坳頭等地森林民宿;“旅游+商貿”打造出了和運成黃坑茶葉專業合作社、“筷”樂竹產業專業合作社平臺。目前,全鎮有各旅游新業態(點)20多個,成為一道道旅游亮麗風景線。 全民共建:為旅游“參與一把” 外地游客青睞、當地群眾歡迎的旅游產業,才是有生命力的旅游產業。在黃坑,得益于全域旅游的強大帶動力,積極參與旅游事業,為當地旅游“出一把力”的故事比比皆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有的是為旅游發展“搭一把手”的區直部門,有的是因撿到游客錢包、手機、提包主動歸還的村民,有的是假期在景區提供導游服務的大學生志愿者,有的是放下農活的老農樂呵呵地向游客講解身邊景點的傳奇故事,有的是因為愛上黃坑而選擇留下的外籍鄉村創客……他們都是旅游的參與者,也是旅游的受益者。 作為全國文明村鎮,黃坑全域旅游發展同樣凝聚著全民力量。 到黃坑旅游的游客,往往能看到這樣一些場景:不管是在街道上,還是在景點,總會有人彎腰撿拾地上的紙屑、礦泉水瓶。這絕不是某個組織倡導的某一次環?;蛭拿髀糜位顒樱擎傸h委、政府爭創鄉村旅游休閑集鎮以來,一直推行的常態性旅游公益活動。在全鎮領導干部的示范帶動下,全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志愿參與爭當“無垃圾旅游目的地”創建的宣傳員、勸導員、監督員。 “全域旅游從撿垃圾這樣的小事抓起,折射出村民素質和參與旅游意識的提高,撿垃圾已成為一種常態。”分管旅游工作的鎮黨委宣傳委員章允棉介紹說,為了打造一些旅游景點,需要征地,涉及一些農戶,大家都能從大局出發,全力支持,有效地保證了項目建設的時序推進。 黃坑提出把全鎮打造成一個山水與村鎮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的“大景區”?!耙粋€鄉鎮如果只有一兩個村發展旅游,或者只是旅游單位發展旅游,算不上全域旅游,大家得聯動?!辨傸h委書記周春林說,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鎮里統籌相關單位共同參與旅游,建立了鎮領導班子統領的鄉村旅游聯席會議制度,要求全鎮11個村要依托自身生態、文化等不同的旅游資源優勢,尋求錯位發展,最終支撐黃坑全域旅游呈現“和而不同”的發展格局。 良好的生態,不僅是黃坑的“顏值”,更是發展旅游的優勢。 眼下,黃坑正以實際行動譜寫爭創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新篇章,讓群眾更好地共享全域旅游發展的新成果。(朱國良) ?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