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城:邁入新常態 煥發新活力
2015-11-09 17:13:53??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溪源村油菜花開引客來。(張正松?攝) 潭城街道是南平市建陽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地理位置中心,管轄8個行政村和11個社區居委會。2015年1-8月潭城街道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643萬元,比增1.8%;規模工業總產值11.78億元,比增8.2%;累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39億元,比增4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64萬元,比增11.3%;農民人均純收入5569元,比增10.1%,實現了我街道經濟、社會和民生效益的穩步攀升。 溪源村農家屋。(楊建鳳?攝) 一、全力服務招商引資 加強項目策劃儲備。優化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工業重點項目。2015年,全街道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5家。1-6月新增儲備項目5個;新引進國內投資合作項目8個,總投資8.3億元,其中2000萬的工業旅游技改項目2個。引進西方財富酒店(全球最大酒店連鎖機構之一),項目總投5000萬元,建筑面積15890平方米,擁有客房160間,按四星級酒店標準裝修設計。 服務重點項目建設。以服務企業為工作重心,腳踏實地做好在建項目的跟蹤服務工作。2015年街道項目辦協助轄區企業新建、擴建項目立項備案3家,申報2015年省重點項目3家(朱子旅游度假區、武夷物流園、西區生態城基礎設施建設),南平市重點項目6家(建發城市綜合體、玉山實業新型建筑材料、武夷農機商貿城、蠟筆小新九龍灣大酒店、冠業大酒店、嚴墩駕校)。同時,全力配合區委、區政府做好青松化工產業園、武夷物流園、考亭旅游第二通道等重點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順利穩步推進。 考亭大棚草莓效益高。(張正松?攝?) 二、重點推進征遷項目 全力做好征地拆遷。潭城街道始終把區委、區政府的重點建設項目作為街道的重點中心工作,凝聚合力積極作為,層層分解全力推進,保證了重點項目順利進行。 2014年至今,完成青松化工一、二、三期征地;近3000畝的青松化工產業園征遷任務,目前已完成678畝耕地、1150畝集體山地的征遷工作,林木砍伐手續辦理基本完成,準備山地清表;完成嚴墩物流園一期700畝的征地,二期1300多畝的征地,已完成黃墩村1000多畝,嚴墩村300畝的征遷工作正在進行;考亭旅游開發項目,已完成朱子文化旅游度假區一期征地218畝,目前正在進行退地和遷墳工作;考亭第二通道的征遷基本完成,已開始施工作業;5公里考亭環湖棧道,橋南段已完成80%征遷任務,考亭段完成50%;協助完成了建盞文化園70畝的征遷工作。完成玉山實業工業園440畝、回瑤呂慕祥廣場、五福橋及西區生態城掃尾的征遷工作。同時,積極協調做好東入城口改造、南入城口改造、黃花山路改造的相關征地拆遷工作,為推進我區的城市化建設進程打好基墊好磚。 保持打擊“兩違”高壓態勢。加強日常巡查管控,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2015年上半年,潭城街道“兩違辦”巡查制止“兩違”行為13余起,并配合區“兩違”整治組打擊10次,打擊兩違59110平方米,占全年任務的96%,有效遏制“兩違”勢頭,實現“零增長”目標。 現代化的育秧工廠(張正松??攝) 三、有序建設美麗潭城 建設美麗鄉村。重點推進考亭村、溪源村、嚴墩上陳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通過引進旅游公司,將美麗鄉村與旅游景區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村企共建的新局面。2014年,溪源村被評定為南平市首批五星級美麗鄉村,考亭村被評定為四星級美麗鄉村并通過了3A級旅游景區驗收工作。嚴墩上陳村作為2015年省級四星級美麗鄉村試點村。已完成大門牌坊、停車場、松樹林鵝卵石步道1280m(休閑亭3座)、村道兩側花圃、530㎡老年活動廣場、路面改造污水排放工程、59盞路燈及房前屋后排水溝改造。園林綠化工程及水榭廊亭還在建設中,松樹林(魚塘)觀賞臺正在規劃中。目前黃墩村已申報2016年美麗鄉村示范村。 開展“萬人保潔”。 2015年按時完成保潔費收繳186407元。將溪源村、周墩村作為試點村,通過街道、村委會、村民片區形成三級網絡,聘請村里的老干部為網格長,全面實施環境衛生網格化管理。全街道實行“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并建立長效衛生保潔機制。2015年潭城街道在共建美麗建陽上半年評比中排名全市第一。 創建宜居社區。2015年安排南陽、黃花山、中南、西門四個社區為示范點,計劃明年在其余7個社區全面推廣。按照“建設完善的基礎公共設施、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環境、提升社區自治管理水平”三大標準進行創建,并每月進行考評,督促整改,不斷提高創建水平。 美麗鄉村嚴墩上陳村休閑亭。(王柳珍?鄧忠衛?攝) 四、保障實施民生工程 發展現代農業。潭城街道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大力調整農業經濟結構,發展綠色生態農業。街道鼓勵扶持考亭葡萄專業合作社、廣豐源果蔬專業合作社、溪源為民果蔬專業合作社、嚴墩荸薺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組織為龍頭,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以規模化種植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溪源村以為民果蔬專業合作社為龍頭,由村集體向農戶流轉土地100畝,投入項目資金200余萬元,建立標準化果蔬大棚,發展特色農產品“網紋甜瓜”,畝產值可達2.5萬元。通過大棚出租村財每年可增收10萬元。推廣標準化種植,二季水稻、秋冬蔬菜套種,畝均效益可達5000多元。同時,繼續因地制宜實施“一村一品”工程。考亭葡萄、嚴墩荸薺、甘蔗、城關蔬菜、回瑤食用菌、建陽桔柚等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迅速,效益逐漸凸顯,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益。 落實惠農政策。2015年街道農作物播種總面積達50965畝;糧食總面積達25333畝;蔬菜總面積達16214畝,比增3.2 %。全街道煙農 戶,煙葉種植面積1116畝,收購總額557.69萬元,創財稅達123萬元。以“一 卡(折)通”形式分別向農戶兌現農資綜合補貼2.2萬畝128萬元,良種補貼2.06萬畝30.9萬元,糧食直補81萬元。 回瑤村食用菌種植漸成規模(張正松?攝) 五、持續深化便民服務 “三項落實”強服務。潭城街道在各村居開展“三項落實”服務群眾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引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規范提升村“兩委”干部坐班制。街道在城關、橋南、考亭、嚴墩四個村推行半天工作日制度的同時,嘗試創新,關口前移,突出重心下移,出臺制度明確了其他四個村推行村干部輪流“坐班制”。要求坐班干部建立群眾工作臺賬,準確反映群眾訴求,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無法解決的及時上報研究解決,確保村部門有人開、事有人辦。同時村干部坐班情況納入村居及干部個人業績考核范疇。自去年9月份實行村干部掛牌坐班制度以來,全街道坐班村干部接待群眾來訪1560多人次,直接回復、服務1340多件次,村級研究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140多件次,報街道辦事處解決90多件,辦結率達100%,實現服務群眾的“零距離”和“高效率”模式。 村干部實行半天坐班制 網格化管理促和諧。2015年以來,潭城街道繼續鞏固社會治安重點整治成果,以此為契機,結合社區網格化管理和農村社會治理“1+3”機制,將突出治安穩定問題作為網格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力求做到“治理一個,穩定一方,帶動一片”。利用各級網格長的優勢對各類矛盾糾紛和隱患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對各類重點人員納入數據庫,并做好管控措施。今年及時發現并協助區里妥善化解了失獨家庭及退伍軍人的特大群體性上訪事件,促進轄區治安秩序的全面好轉和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的提升,為轄區群眾創造良好穩定的社會環境。 下派書記了解葡萄收成情況 全程代理解民憂。潭城街道11個社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深化拓展為民辦事全程代理服務,共設黨務政務代理十五項,內容涉及土地、計生、村建、土地、民政、林業、治安、社保、組織、企業等方方面面。便民服務網點遍布潭城大街小巷,為居民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2015年,潭城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管理辦法并狠抓制度落實,嚴格實行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聯合辦理制、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努力為人民群眾營造優良的政府服務環境,進一步簡化辦事環節,提高辦事效率。1-9月,街道村居共代理辦結事項19093件,辦結率100%。 潭城街道緊抓高鐵時代和新區發展的強大歷史機遇,在新的常態下,搶抓機遇奮力實干,夯實基礎,全面推進快速發展,煥發出新的活力,展示出勃勃生機。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