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化漢奸的歪理說“不”
2015-08-11 10:18:26??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施柳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張桂輝) 抗日戰爭,既是近代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全勝,也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慘勝"。 在日本軍國主義幽靈不散、安倍政府磨刀霍霍的今天,有些同胞好了傷疤忘了痛,非但忘卻歷史的災難與"痛點",而且挺身而出為侵略者的幫兇--漢奸--招魂、翻案。日前,《解放軍報》用一個整版刊發《歷史的拷問》,在透視與反思抗戰期間"漢奸現象"的同時指出:"今天的中國,'漢奸理論''漢奸思維'并未清除。"有的放矢、振聾發聵。 漢奸,泛指出賣國家利益的人,亦即通敵或叛國的中國人。比如,頭號漢奸汪精衛、文化漢奸陳歌辛之輩。近年來,有人黑白顛倒、搖唇鼓舌為他們評功擺好、翻案招魂。但凡懂點歷史的人都清楚,汪氏叛國投敵,給抗戰局勢造成的"超級震蕩"是多方面、災難性的。大量事實表明,汪精衛是侵略者徹頭徹尾的--無恥幫兇、得力打手、忠實走狗。 不知是繼承了漢奸先輩的衣缽,還是受社會思潮多元化的影響,詆毀英雄、美化漢奸,成了當下意識形態領域一個不可小覷的問題。如,在網上有人言之鑿鑿的為汪精衛賣國行徑翻案。說什么,"一個在年輕時視滿清為仇寇的熱血青年,壯年時又如何能搖身一變,心甘情愿成為更加暴虐無道的敵國附庸?"有人假設,"汪精衛走的是不成功便成仁的險路,如果最后成功了,身后評價可能會贊揚他甘冒漢奸罵名,忍辱負重成就復國大業。"就連某著名學者也振振有詞地辨稱:有些漢奸如汪精衛,"他自己下地獄,為的是減輕老百姓的痛苦","作為抵擋日本人欺壓人民的緩沖器,這樣的漢奸非但沒有錯,而且是真正的英雄。" 把一個早已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的漢奸說成是"真正的英雄",真乃巧舌如簧、認賊作父。試問,哪一個中國人生來就是漢奸?哪一個漢奸沒有一點"資本"或"本事"。正因此,一旦投敵叛變,對國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和殺傷,可謂事半"功"倍、防不勝防。我堅信,如果沒有眾多數典忘祖、甘當犬馬的漢奸助紂為虐,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全勝的時間不用那么長,造成的傷亡不會那么多,帶來的災難不會那么大! 在東北抗日聯軍可歌可泣的歷史中,有一個類似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情節。青年學生出身的關書范,參加抗聯后,沖鋒在前,戰功赫赫。1937年,由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提名,25歲的他升任抗聯五軍一師師長。可就是這個叱詫風云的抗聯驍將,1938年西征之后,信念動搖--不但經常在部隊中散布悲觀失望情緒和"假投降"理論,而且還下山和日本人談判。周保中得知后,怒火中燒,忍痛將自己一手提拔的愛將執行槍決。倘若按照上述那位學者的邏輯,周保中應當大力支持關書范"假投降",才能為部隊贏得"緩沖",為人民減輕"痛苦"。殊不知,果真那樣,軍心必將渙散,投降必然成風,何談抗擊侵略者? 再說文化漢奸。有資料表明,陳歌辛曾經為抗日宣傳做過一些工作。后來,他放棄原則、逾越底線。1943年,他進入汪精衛漢奸政府直屬的"華影"音樂部工作,用作品為日本侵略者唱贊歌。如由陳歌辛作詞、日本作曲家譜曲的《蘇州之夜》,認賊作父、歌功頌德地唱道:"紅葉遍開山頭,月下洞庭泛舟,山河處處錦繡。"他還與侵略者聯合創作了《大東亞民族團結進行曲》等。1945年他主動登臺指揮,為日本侵略軍演出。這樣的漢奸文人,去年5月,某市文聯居然為其舉辦百年誕辰音樂會……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漢奸,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永難消除的一塊"傷疤"。受某些民族劣根性的影響,時至今日,曾經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漢奸現象"并未絕跡,出賣民族利益的"經濟漢奸""政治漢奸""網絡漢奸"不乏其人。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時候,我們既要銘記民族的恥辱和教訓、反思歷史的災難及"痛點",更要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堅定的民族氣節,理直氣壯、旗幟鮮明地對詆毀英雄、美化漢奸的歪理說"不"。(作者系中國作協會員)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