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山村明天更美好
2015-07-21 10:52:13??來源:建陽新聞網 責任編輯: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穿針引線找項目 幫助村里拓寬道路 當地群眾告訴筆者,黃坑村是典型的村財薄弱、基礎設施薄弱村,早期的鄉村公路寬度只有4.5米,比較窄,村里毛竹較多,每到毛竹砍伐期,毛竹運輸車和來往的車輛擁堵在狹窄的道路上難以避讓,嚴重影響了生產和交通,成為制約村里經濟發展的瓶頸。 區林業局黨委積極參與上級組織的“牽手聯創”活動,對口幫扶徐市鎮黃坑村,急群眾之所急,主動作為,慷慨解難,幫助黃坑村向上爭取了20萬元道路拓寬資金。村里也積極發動黨員、群眾自愿投工投勞,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條6.5米寬的道路貫通全村,改善了當地3100多名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在“牽手聯創”結對幫扶的三年里,林業局黨委積極幫助爭取上級、同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借助外力,激活內力,逐步落實農村安全飲水、環境衛生改善、美化鄉村環境等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幫助當地實現“一年打基礎,兩年有變化”的既定目標。 牽手聯創助力 盤活林業資源 多年來,徐市鎮黃坑村林改方案遲遲無法達成一致,由此引發的矛盾層出不窮,經過多方努力,緩和了一些,也處理了一些,但矛盾的根源出在林改上,林改問題成為了村民的心病,也是村里的矛盾根源。 結成幫扶的次日,區林業局就組織班子實地深入黃坑村了解情況,化解矛盾的同時,也理出了一條林改的清晰思路,套用上級有關政策和行業規定,經多方商議協調,黃坑村黨支部經召開村“兩委”班子決定在村里林業資源上做文章,通過了《徐市鎮黃坑村林改方案》,將林地承包給農戶發展,村集體和農戶“二八分成”,5年一個輪伐周期,實現了年年有新植,年年有效益。 輸血更要造血。黃坑村支部書記黃有旺告訴我們,截止2014年7月1日,被凍結了十幾年的山場經濟被盤活,村民領到了500多本林權新證,2014年黃坑村林業總面積12121平方公里,村民增收180多萬,村財增收25萬元。林改工作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長期穩定增長,實現現有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利用。同時,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形式,鼓勵煙農種植煙葉,走烤煙支柱型產業強村富民發展路子。2014年,黃坑村種植烤煙305畝,實現烤煙總產值315萬元,村集體實現增收9萬余元。 共同規劃藍圖 山村明天更美好 “對村里的幫扶,不僅要看眼前,更要立足長遠。”區林業局班子經常性地駐村入戶,與“一對一”幫扶對象楊德生、黃成興等6名農業發展困難戶圍坐在一起,就黃坑村經濟發展和幫扶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為他們尋求發展渠道,擴大產業增加,提升村民收入。 針對黃坑村的區域位置、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等情況,林業局黨委邀請了多位規劃專家幫助制定了“以生態休閑農莊定位布點的新農村建設,以生態觀光農業、生態體驗農業和生態采摘農業為主的產業規劃布局”的《黃坑村農業產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規劃草案》,各項規劃正在穩步推進。 根據當地實際需要,組織有關橋梁公路、城鄉規劃設計專家,對當地急需實施的項目進行詳細考察。城鄉規劃設計專家實地考察了新農村示范點工程,并于2013年底完成了新農村示范點規劃設計工作,為下一步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當地脫貧致富帶來希望。同時局黨委還積極牽頭,為村里搭橋牽線,先后為村里籌集近50萬元村部專項建設經費。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黃坑村新農村已完成項目一期、二期建設,完成土地平整8888.5平方米,規劃建設85-105平方米的建設用地23塊,目前所有的規劃地塊均以蓋起了兩層半的統規統建房,還規劃了新村部和農村衛生所、養老院等民生設施,規劃綠地面積1300平方米,道路用地2250平方米,下一步還將完善路面綠化和地下排污管道鋪設的基礎設施,該小區還被省住建廳評為“優秀示范小區”。 新農村建設主體等工程剛剛完成。村民告訴記者“好想早一些住進自己期盼已久的新家”。新農村的竣工讓村民們充滿期待。展望未來,一幅美好鄉村的美麗藍圖正徐徐展開。 (蔡志成 丁素嬌)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