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郛為官五十年無贏資——話說古建陽(25)
2015-04-23 10:14:51? ?來源:《建陽報》 責任編輯:李建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封建時代貪官污吏多如牛毛,大官小官官官相護,層層搜刮民脂民膏。有人說宦海有同大染缸,好人當官也變貪了。但也不乏鄙棄榮華富貴、甘于淡泊的清官,在大染缸中潔身無染,建陽人陳郛便是一例。陳郛,字彥圣,嘉祐二年(1057)進士,為官愛民。他任昆山縣知縣時,正逢災年,百姓饑荒。兩浙路轉運司催征糧賦甚急,各州縣為迎合上司旨意,不管百姓死活,加緊征收賦稅。有的貪官還借機中飽私囊。陳郛目睹百姓饑餓慘狀,有些人家已經到了食草根樹皮的地步,怎能再忍心催之?思來想去,面對上司三道推征糧賦緊急公文,他竟反其道行之,毅然下令豁免災民田賦。手下人勸他三思而行,陳郛答曰:“歲饑而賦不蠲免,何以治民?”表現了他耿直為民的好品德。陳郛為官,穿的是布襪青鞋,吃的是粗糧稀粥,當官不當官一樣窮。前后當了五十年的官,盡瘁國事,不為自身溫飽而縈心。及至晚年家中一貧如洗,無有贏資。當官當到這種份上,怎不叫人扼腕長嘆。舊時同僚見他連自己住的房子都沒有一間,便贈金數百兩于他,陳郛堅決不受。崇寧間(1102-1106),奸臣蔡京作亂,元祐黨籍禍起。陳郛與文彥博、司馬光、蘇軾同列為元祐黨籍中人,被罷免官職。復官后任朝奉大夫,卒于任。(劉 建)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