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在未任實職,賦閑家居期間,先后奉祠十三次,其中以自請居多。 在宋朝的職官制度中,有所謂的宮觀祠祿制度,是趙宋王朝針對冗官冗員的現(xiàn)實,以擴大閑官隊伍來緩和官多位少的矛盾而采取的一項措施。此原為“佚老優(yōu)賢”而設,后逐漸擴展為處置不同政見者。它有官之名而無實職,住處聽便,俸祿減半。任期通常以兩年為一任,在實際執(zhí)行中,任期可長短不一。根據(jù)原官職的大小,有宮觀使、副使、提舉、提點、主管等等級上的差別。歷史上,將這種閑官稱為“奉祠”“宮觀"或“食祿”。 朱子一生先后曾“奉祠”十三次。 1.監(jiān)潭州南岳廟 時間從紹興二十八年(1158)十二月至三十二年(1162)五月,歷時三年六個月。此為朱子同安主簿任滿歸鄉(xiāng)后,為求生計而上書自請所得。王懋就《朱子年譜》:“冬十一月,以養(yǎng)親請祠。十二月,差監(jiān)潭州南岳廟。”朱子《申建寧府狀一》:“授泉州同安縣主簿,到任四年,省罷歸鄉(xiāng)。偶以親老食貧,不能待次,遂乞岳廟差遣。”南岳廟在湖南潭州(治今湖南省長沙市)衡山縣西衡山之上。監(jiān)岳廟,為祠祿官員的最低一級。 2.再監(jiān)潭州南岳廟 時間從紹興三十二年(1162)六月至隆興元年(1163)十一月,歷時一年六個月。 紹興三十二年(1162)五月祠秩滿,朱子復上書請祠。六月十一日,高宗內禪,孝宗即位,“復因其任”。朱子得以再監(jiān)南岳廟。 隆興元年十一月六日,朱子奏事垂拱殿;十二日,被命武學博士,待次,因此祠秩未滿而請罷待次。朱子《與魏元履》云:“熹六日登對,……十二日有旨除此官,非始望所及,幸幸甚甚。然闕尚遠,恐不能待,已具請祠之札,辭日投之。”是說武學博士需待闕很長時間,按宋代官制,待次期間,無俸祿可領,故朱子辭去此職,再請祠祿。 3.監(jiān)潭州南岳廟 時間從乾道元年(1165)五月至乾道三年(1167)十二月,前后歷時兩年八個月。 乾道元年春,朱子接省札,催其就任武學博士一職。四月,至行在。因朱子力主抗金,“而執(zhí)政錢端禮等方主和議,不合,請祠以歸”。乾道三年十二月,朱子以陳俊卿、劉珙薦,被任命為樞密院編修而罷祠。 4.主管臺州崇道觀 時間從淳熙元年(1174)六月至淳熙三年(1176)六月,前后歷時兩年。 乾道七年(1171)十二月,尚書省札趣朱子赴行在。此后,又于乾道八年四月、六月、九月,乾道九年三月多次下旨召朱子進京,朱子均予以辭免,并請祠祿。“宰相梁克家因奏朱某屢召不起,宜蒙褒錄。執(zhí)政俱稱之。上曰:'朱某安貧守道,廉退可嘉。'”故于乾道九年(1173)五月,有旨特命朱子為左宣教郎,主管臺州崇道觀。朱子對此深感不安,認為“改秩畀祠,皆進賢賞功、優(yōu)老報勤之典,今無故驟得之,求退得進,于義未安”,故上狀辭免。尚書省又分別于本年十一月、淳熙元年六月兩次下札,朱子始于淳熙元年六月二十三日拜命,改宣教郎并奉祠。至淳熙三年(1176)六月,朱子被任命為秘書省秘書郎,始罷祠。 5.主管武夷山?jīng)_佑觀 時間從淳熙三年(1176)八月至淳熙五年(1178)八月,歷時兩年。 淳熙三年六月,朱子被命為秘書省秘書郎。他兩上辭狀,并請求奉祠,恰在此時,朝中群小詆毀朱子是“虛名之士,不可用者”,于是朝廷從其所請,命其主管武夷山?jīng)_佑觀。淳熙五年八月,朱子被命為南康知軍,遂罷祠。 6.主管臺州崇道觀 時間從淳熙十年(1183)一月至淳熙十二年(1185)二月,前后歷時兩年一個月。 淳熙九年(1182)九月十二日,朱子離任浙東提舉,十二月請祠。淳熙十年(1183)一月,差主管臺州崇道觀。洪去蕪《朱子年譜》云:“先生守南康,使浙東,始有以身殉國之意,及是知道之難行,退而奉祠,杜門不出。海內學者,尊信益眾。然憂世之意未嘗忘也,作《感春賦》以見意。” 淳熙十二年(1185)二月,祠秩滿,罷祠。 7.主管華州云臺觀 時間從淳熙十二年(1185)四月至淳熙十四年(1187)四月,歷時兩年。 淳熙十二年二月,朱子主管臺州崇道觀祠秩滿,遂復請祠。四月命下,差主管華州云臺觀。朱子《與劉子澄》云:“熹又三四日祠祿便滿,前日因便已托尤延之為再請,勢必得之。食貧,不得已復為此舉。“ 8.主管南京鴻慶宮 時間從淳熙十四年(1187)四月至本年七月,歷時僅三個月。 淳熙十四年三月命下,差主管南京鴻慶宮,四月拜命。朱子《答劉子澄》云: 云臺將滿,方欲俟批書畢,遣人宛轉致懇,復求舊秩,忽尤延之送勅來,乃蒙朝廷檢舉直差。雖似小與行遣,聞新揆卻甚以為恩意……昨日拜鴻慶勅,偶得一絕云:“舊京原廟久煙塵,白發(fā)祠官感慨新。北望千門空引籍,不知何日去朝真?"年衰易感,不覺涕泗之橫集也。 本年朱子五十八歲,故有“白發(fā)祠官”之感慨。北宋南京在今河南商丘,南宋時為金人所踞,朱子北望舊京原廟,中原故土何日得以恢復?感念于此,不禁悲從中來。 本年七月,朱子被任命為江西提刑,故主管鴻慶宮僅三個月即罷。 9.主管西京嵩山崇福宮 時間從淳熙十五年(1188)七月至十一月,淳熙十六年(1189)一月至八月,前后歷時一年一個月。 淳熙十五年七月,朱子磨勘轉官朝奉郎,除直寶文閣,主管西京嵩山崇福宮。十一月十七日轉祠。次年一月依舊主管西京嵩山崇福宮。八月,因被任命為江東路轉運副使而罷祠。 10.主管臨安西太乙宮 時間從淳熙十五年(1188)十一月至次年(1189)一月,前后約兩月。 淳熙十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朱子被任命為主管西太乙宮,兼崇政殿說書。次年一月二十三日,除秘閣修撰,依舊主管西京嵩山崇福宮。故朱子主管西太乙宮,前后僅兩月。 11.主管南京鴻慶宮 時間從紹熙二年(1191)三月至本年九月,前后僅八個月。 紹熙二年二月,因長子朱塾不幸去世,朱子上章請祠。三月,復除秘閣修撰,主管南京鴻慶宮。九月,因任命荊湖南路轉運副使而罷祠。 12.主管南京鴻慶宮 時間從紹熙四年(1193)二月至同年十二月,歷時十一個月。 紹熙三年(1192)十二月,朝廷任命朱子為知靜江府兼廣南西路經(jīng)略安撫使,朱子力辭不就。次年正月,有旨趣之任,朱子復上狀辭免并請祠,二月,差主管南京鴻慶宮。冬十二月,因朝廷又任朱子知潭州兼荊湖南路安撫使而罷祠。 13.提舉南京鴻慶宮 時間從紹熙五年(1194)十二月至慶元二年(1196)十二月,歷時兩年。 紹熙五年閏十月二十一日,朱子被罷侍講除宮觀。此“宮觀”,本為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陳傅良《繳奏朱熹宮觀狀》云:“準中書門下省送到錄黃一道,三省同奉圣旨,朱熹依舊煥章閣待制、提舉隆興府玉隆萬壽宮,任便居住。”由于朝中賢臣紛紛上疏,本月二十五日、二十九日又先后兩次改命,故此次御批宮觀,并未實行。一直到十二月,方重命朱子提舉南京鴻慶宮。此即黃榦《朱文公行狀》中所云:“詔依舊煥章閣待制、提舉南京鴻慶宮。”而朱子僅拜祠命,卻連上兩道奏狀請辭待制職名。 慶元二年(1196)十二月,朝中群小攻擊“偽學”日急,監(jiān)察御史沈繼祖羅織朱子“六大罪”,上奏寧宗要“將朱子褫職罷祠”。同月二十六日,朱子終于在昏君奸臣的迫害下,落職罷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