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日,浦城縣浦圣生物質能源項目建設現場,塔吊高聳,機械轟鳴,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項目采用國際領先的‘厭氧發酵工藝’,每年可處理雞糞等有機廢棄物逾百萬噸,是目前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雞糞制天然氣項目。”項目負責人周宏旺指著正在施工的罐體介紹。 浦圣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是浦城縣“一把手”招商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5億元。該項目以圣農公司屠宰廢水與雞糞為主要原料,采用厭氧發酵技術將雞糞等有機廢棄物轉化為清潔高效的生物天然氣和有機肥,實現“變廢為寶”。 “該項目有效破解平養改籠養的糞污難題,使養殖企業無需增地也能擴大養殖規模。同時,轉化的天然氣還能有效緩解能源壓力,助力地方綠色產業體系構建。”周宏旺介紹,項目建成后不僅能大幅減輕環境壓力,還能強化區域能源供給保障,同步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重利好。 雞糞勻漿池、鳥糞石反應塔、氨吹脫塔……在項目展廳里,一個個微型模具依次排開,清晰呈現有機廢棄物從進料到能源輸出的全鏈條處理過程。 “通過模型可以看到,整個工藝流程產生的沼渣還將用于生產有機肥,實現資源全量化利用。”福建省浦圣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師張培澤詳細介紹了各環節的技術參數與運行原理。他說,項目融合了多項全球領先技術與獨創核心工藝,除了利用生物質制天然氣外,還創新性地整合了氨水合成、有機肥料、深度水處理、天然氣提純及硫氮循環等多聯產循環工藝,形成了“三級資源化利用+五大循環體系”的完整工藝鏈條,實現對雞糞、屠宰廢水、食品加工廢水等有機廢棄物的“吃干榨盡”。 張培澤還以鳥糞石反應塔為例進行解釋,該技術能高效回收磷資源,生成高純度鳥糞石作為高端農業肥料,不僅避免了磷元素流失造成的二次污染,更提升了副產物附加值,“可以說這些工藝的處理效率與資源回收率都達到了行業的頂尖水平,長期價值將得到持續釋放。” 目前,項目一期已完成所有罐體設備的混凝土基礎施工、鋼結構廠房主體施工及70%的罐體主體施工,預計12月將竣工投產,投產后將實現日處理雞糞200噸、屠宰廢水15000噸,日產生物天然氣約4萬立方米,年產有機肥超7萬噸。(林夢琳 袁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