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5日,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南平建陽柰李科技小院責任專家陳發興赴童游街道溪口村南平市農科所科研基地,開展2025年全國科普月——“慧農科普行”專題交流活動。南平市俱豐果蔬專業合作社和漳墩鎮民族村農戶代表等共計50余人次參加。 在科普培訓會上,陳教授詳細介紹了柰李種質資源研究和產業發展情況。柰李作為福建特色果樹品種,擁有超過八百年的栽培歷史,在我國河北、湖南、浙江等多地廣泛種植,并先后引種至日本、朝鮮等地,后又傳入歐美多個國家,衍生出諸多雜交新品種。陳發興教授團隊目前已在南平市農科所試驗基地收集保存了柰李種質資源150份,是福建省乃至南方柰李產區品種資源最豐富的資源圃之一,為品種研究與產業開發奠定了重要基礎。 柰李果實營養豐富、口感鮮美,其單株產量高,可達200斤,既是優質鮮食水果,也可用于加工果干、果脯等產品,經濟價值顯著,有效助力農戶增收。然而,在生產過程中,柰李常面臨裂果與褐化等病害困擾,嚴重影響果實品質與產量。隨著柰李科技小院的成立與團隊科技研發的的不斷深入,防裂果栽培技術和設施栽培等的應用顯著提升了柰李的品質與產量,同時大幅減輕裂果與褐化現象的發生,為柰李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南平市農科所 鄭聰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