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建陽區崇雒鄉林下靈芝種植示范片,采摘工人穿梭在樹蔭下,小心翼翼地將成熟的靈芝采收、分揀、裝筐。 “今年這片靈芝種植區有35畝,其中杉木林里大概種了27畝,竹林種了8畝。杉木林那片的靈芝前兩天基本采完了,竹林這一片再采兩天也差不多結束了。”崇雒鄉靈芝種植大戶涂建生笑著說,“一畝地的收入大概能有一萬多塊錢,如果進行精加工,收益還能更高。” 在崇雒鄉,林下種植靈芝的模式已成為當地生態經濟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這種模式不僅充分利用了林地的“閑置空間”,還保護了生態環境,讓靈芝在自然環境中積蓄養分,提高人工種植靈芝的品質,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林下種植靈芝最大的優勢就是接近原生態。山上種出來的靈芝和棚里種的,在口感和氣息上都略有不同,林下種植的靈芝品質更好。”涂建生說。 今年是涂建生種植靈芝的第19個年頭,在省中藥材產業協會、省農科院、農林大學及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崇雒靈芝產業已從最初的摸索嘗試發展到如今形成集種植、采收、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 “現在生產車間已經建好了,接下來我們會對產品進行深度開發,研發固體飲料、孢子油、孢子粉等多種產品。”涂建生介紹說,“產品種類會越來越豐富,可以進一步推動當地靈芝產業的發展。” 崇雒鄉靈芝產業的蓬勃發展,是建陽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建陽區以林下種植為重要切入點,積極推行“林+藥”“林+茶”“林+菌”“林+禽”等多種復合經營模式,讓曾經“沉睡”的林地煥發出新的活力。 截至今年4月,建陽區林下種植中藥材面積已達3459畝,種植區域分布廣泛,成功培育了麻沙砂仁、回龍茯苓、崇雒靈芝等多個林下種植示范片。這些示范片如同一個個“綠色銀行”,源源不斷地產出經濟效益,讓更多群眾在生態保護中共享發展紅利,推動林下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蔡沁妍 劉劍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