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經建陽區委研究決定,給予潭城街道城關村黨支部等26個黨組織2024年度建陽區“學習廖俊波先進黨支部”、趙沅輝等55名同志“學習廖俊波標兵”表揚。 今天,我們首先來認識獲得表揚的,建陽區小湖鎮祝中村黨支部。 每年甘蔗成熟季,走進祝中村,連片的甘蔗田隨風搖曳,紅糖工坊里香氣四溢,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誰能想到,這個處處透著生機的村莊,曾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落后村? 在“深學廖俊波、‘三爭’作表率”實踐活動中,祝中村以黨支部領辦鄉村振興公司為抓手,實現“祝中三變”,讓村莊煥發新生機。 “以前村民各干各的,大家想干事沒人領頭,現在黨員帶頭干,我們心里踏實多了!”村民口中的變化,源于黨支部的蛻變。曾經的祝中村黨組織凝聚力弱,村民守著“土特產”卻富不起來,收入微薄、致富無門。黨支部以“黨建體檢”為契機,摸清摸透“家底”,因地制宜發展紅糖產業。 村黨支部探索“黨支部+鄉村振興公司+農戶”模式,黨員的身影活躍在產業各環節。黨員帶頭試種優質甘蔗,讓種植面積從280畝擴至350余畝;建起1300平方米標準化紅糖生產廠房,告別了傳統作坊的“小散亂”;請來科技特派員,研發出紅糖曲奇等4種衍生品,讓產品身價倍增;連續六年舉辦紅糖宣傳推介活動,僅第六屆就吸引2600余人參與,帶動訂單超2300份,助力村財增收15萬元。 “外出打拼好幾年,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賺錢!還能照顧家里人。”歸鄉人楊武禎笑著說,他回村創辦“祝源古法紅糖廠”,親眼見證村里的紅糖產業逐步做強。家鄉產業的發展吸引了一批像楊武禎這樣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現在祝中村紅糖產業總產值超400萬元,以“甘蔗種植、紅糖生產、宣傳推廣、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甜蜜”產業鏈逐步完善,村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這個曾經的“軟弱渙散村”,成為了“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第一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在2024年獲評“建陽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我們在村里住著比城里還舒心!”這是村民對鄉村治理的真實感受。曾經的祝中村矛盾頻發,衛生臟亂,村民住得鬧心。黨支部從環境整治和矛盾調解入手,黨員每月帶頭打掃衛生,帶動群眾一起潔凈村莊;推行“吃茶話事”“湖人理事”機制,老干部、老黨員圍坐調解糾紛,讓和諧文化浸潤鄉風。曾經的“信訪矛盾村”,現在成了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鄉風文明的新風尚在村里處處傳遞。 祝中村的蛻變,是村黨支部擔當作為的見證,更是村民共同奮斗的成果。現在的祝中村,甘蔗甜、日子甜、村民心里更甜,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這個甜蜜的村莊正書寫著更精彩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