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晚,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福建省藝術館、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建陽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武夷村潮?馬伏”文化直達惠民消費嘉年華暨第十屆南平市農村文化藝術周活動在莒口鎮馬伏村拉開帷幕。活動通過“精彩文藝展演+非遺活態展示+鄉土特產展銷”的融合方式,為鄉村注入出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活動中,從專業院團、業余藝術團體中精心挑選的十余個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生動展現閩北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在旗袍秀《盞韻絲華》中展示出建盞、絲綢與旗袍的“絲與韻之美”;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肖向麗表演的南詞曲藝經典選段《罷宴》,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南詞音樂的清麗脫俗;“推薦官”吳佩瑩以《我為家鄉馬伏代言》為題,道出了一年來馬伏村煥然一新的鄉村風貌。演出中穿插的三輪抽獎,點燃了現場的熱烈氣氛。 在“好物市集”上,現場演示建盞燒制、建本雕版印刷等非遺技藝,讓市民游客現場感受非遺的魅力;新潮后備箱帶來琳瑯滿目的創意產品,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駐足購買。。 游客劉進妹:“(這邊)有一些非遺項目,然后帶孩子來感受啊,體驗一下,還有演出之類的,挺好的,讓小孩子開開眼界。” 特色小吃區,農戶帶著手工特產現場售賣,10余種地道特產風味匯聚,滿足市民味蕾,這不僅讓市民游客品味地道鄉味,更打通了農產品直銷渠道,為鄉村經濟注入活力。 莒口鎮石庵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丁叮 :“帶了菜籽油,然后這個是土蜂蜜,還有一個是這個洛神花,也都是自己種的,自己純手工弄的。(這個活動讓我們)多一個地方銷路,我們(農戶)就多一份收入,(活動)向更多的人展現我們有這些東西。” 此次活動以多元姿態聯結城鄉,進一步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展示南平農村文化建設成果,讓非遺等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讓文化活力與經濟動能在鄉村交織,也讓村民們為家鄉的蝶變感到自豪。。 馬伏村村民高上海:“我們的鄉村鄉容鄉貌、衛生、人員面貌(變化)最大的。我們的馬伏, 正因為占了這個城鄉結合部有利的條件,才有現在發展的這個機遇。” “武夷村潮”文化惠民品牌,是南平市貫徹落實市委六屆九次全會關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的創新舉措。從非遺技藝的活態傳承到鄉味市集的煙火升騰,從線下體驗的沉浸狂歡到線上直播的廣泛推介,“武夷村潮”以文化為魂、消費為橋,為武夷山國家公園入口社區的文旅融合與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據了解,未來三天,“環帶星光”“樂隊的夏天”“周末戲相逢”還將繼續點燃馬伏之夜。 南平市文化藝術館(非遺保護中心)負責人方劍云:“我們這次的活動呢,不僅有趕集潮,還有文藝潮,文藝潮呢,就是我們組織的一場非常豐富的演出,(這個活動)可以讓所有來這邊游玩的人記住馬伏,他們在這里能夠吃好、玩好,同時呢,他們會在這山水之間和我們的非遺進行一個零距離的互動。”(謝心 張高鷺 蔡沁妍 楊欣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