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派送政策“大禮包” 20條“硬核”舉措力挺民營經濟 東南網8月1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少蓉 通訊員 楊曉慧 陳雪松)為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圍繞優化營商環境、精準助企紓困、集成服務賦能、法治保障護航四大方向,推出20條務實舉措。 營商環境再升級,承諾即入、一碼通查。 廈門率先以特區立法深化“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改革,企業只需作出合規承諾即可快速取得經營許可,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時,推行“企業碼”集成證照信息,實現電子營業執照“一碼通查”,企業開辦、變更、注銷等事項可“高效辦成一件事”。此外,針對個體工商戶,廈門將加大“個轉企”扶持力度,并提供分型分類精準幫扶。 信用修復“零跑動”,解企業燃眉之急。 信用是企業的生命線,但此前因行政處罰導致的信用公示問題常讓企業陷入招投標困境。新政明確推行信用修復“全程網辦”,核準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 融資增信“組合拳”,破解資金難題。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廈門將推廣“鷺質貸”等質量信貸產品,深化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實現全流程無紙化登記。同時,推動信用評價與“專精特新”企業認定掛鉤,幫助優質企業獲得更低成本融資。 法治保障“有溫度”,推行包容審慎監管。 廈門將動態更新市場監管“四張清單”(免罰、輕罰、減罰、免強制清單),對輕微違法行為實行“首違不罰”。同時,嚴打利用投訴舉報牟利行為,并建立異地涉企協作機制,避免企業因跨區域糾紛陷入被動。 此外,在產業支持方面,廈門將實施“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計劃”,為民營企業提供精準技術幫扶;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搶占行業話語權;引導網絡平臺流量賦能實體企業,助力數字化轉型。據悉,廈門正加快建設醫療器械檢測中心等公共技術平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檢驗檢測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