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小鎮 天眼建成,給當地發展帶來巨大好處。 怎么向你介紹這個小鎮呢?克度鎮是距離天眼最近的小鎮,如今被稱為“地球上看得最遠的地方”。 小鎮形成于元代,明初始稱“克度里”。鎮內仍存古屯堡、木瓦房,還可見今已不用的石臼、石磨、水碾和木制織布機。傳承得最悠久的還是有幾千年歷史的山歌對唱、祭典、陽戲,至今仍是受游客歡迎的文化節目。 克度鎮轄十三個行政村四萬五千多人,農業人口占到97%。1994年聶躍平選址首次到這里時,所見鄉村還有不少茅草房。那時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如今大部分已返回家鄉。 小鎮仿佛一夜之間建起兩座五星級賓館,還有中小酒店五十九家、餐館一百多家。這是我2017年11月到天文小鎮時了解到的數字。這些餐館大部分是搬遷到小鎮上來的農民辦的。 如果把為安置移民而新蓋的樓房描述為移民新村,肯定是不準確的,遷入的移民每家都有獨立的樓房,樓下一層可做店面。一排排新樓面街而立,有許多條街,儼然是個很有規模的新鎮。 某天早晨醒來,克度人上街,發現自己的家鄉已經被來來往往的游客叫成了“天文小鎮”。這里已經不偏僻了。從貴陽到這里,車程從原來的兩個半小時縮短為一個半小時;從平塘縣城到這里,從兩小時縮短為四十五分鐘。 這里的賓館、餐館、商店,不唯可住人、吃飯、購物而已。整個小鎮充滿科技感、未來感。路燈就有幾十種,在夜色中或幽靜或炫目地亮著種種天文元素。這一切讓你感到這里有精心的設計,有不尋常的組織作為。 進入小鎮,聳立眼前最大的地標建筑是天文時空塔,銀白色的塔身高達99.99米,給人一飛沖天去探索宇宙的沖動。高塔二十七層。怎么上去?有五部電梯,可見規模。登臨塔頂,極目遠眺,整個小鎮盡收眼底。夜幕下,小鎮的旋渦星系廣場、中軸迎賓廣場、暗夜觀星園、天文教育園、天文時光村、天文風情客棧、天眼訪客服務中心、萬國風情美食街、星空游樂場,還有450米長的天幕商業街……各色建筑星羅棋布,無數燈光點點如閃爍的銀河。時空塔本身燈光變幻,絢麗璀璨,塔頂射出去的光束直沖云天,令人驚嘆。置身其中,夜風吹拂,無論上下,睜眼便是浩瀚星空,側耳能聽宇宙呼吸。 怎么做到這些的?再看看,這里不是只有新房子,這里正在成為國際天文學的一個會議中心。2017年9月25日,第二屆國際射電天文研討會在這里隆重舉行。小鎮還先后召開了中法天文衛星國際科學研討會,中國一南非射電天文、空間測地與空間科學雙邊會議等國際會議。 為紀念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建在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天文學家們陸續發現的三顆小行星,分別命名為平塘星、黔南星、和貴州星。 天眼建成,不只是給天文小鎮帶來巨變,臨近的通州、塘邊等鄉鎮建設也快速推進,農村面貌大幅改善,大量外出打工農民返回家鄉。2012年,平塘縣經濟發展在全省88個縣(市、區)排名第73位。天眼建成半年后,2017年上半年,平塘縣在全省縣城經濟發展第三方陣的15個縣市中排名第一。受積極影響的不只平塘縣,還輻射帶動了羅甸、惠水、貴定、獨山等縣。 “中國天眼”景區總經理韓明陸對我說:“其實,到平塘,可看的不僅有'天文’,還有“地理”。” 韓明陸就是平塘人,畢業于天津商業大學,1997年擔任這景區總經理時只有二十五歲。我略略一想,天眼建在平塘,不就是因為平塘的地貌嗎?他的話里一定還有內容。 果然,他說:“我們平塘縣委臧侃書記用八個字概括:觀天探地,世界唯一。 “探地,怎么唯一?” “我們這里打造了“大貴州灘’。” “什么是大貴州灘?” 他把有關信息發到我手機里。于是我看到,以平塘、羅甸、惠水三縣交界為核心的一大片三疊紀沉積地層區域,是距今兩億年前發育在深海盆地中的一塊碳酸鹽巖臺地,深海、半深海、淺海、陸地等各種環境的沉積巖石都有,故名“大貴州灘”。這里曾經是海陸生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場所。各種水生爬行動物化石、海百合化石,以其宏大的規模令世界震驚。 韓明陸的介紹正好說明,貴州高原地處西南,因天眼的建成,這里瑰麗雄奇的山川地貌向世界展示出它獨特的優勢。比如大貴州灘現在是平塘的“國家地質公園”,這里洞穴密布、暗河縱橫、漏斗豎井天坑成群集合了所有的喀斯特地質地貌特征,具有不可復制的稀缺性、可觀賞性。 不僅可觀賞。我十五年前初次到貴州,來過平塘。那時從天空中俯這兒的山,只見宛若無數遠古征戰的帳篷安扎在大地,不像我家鄉的武夷山或歐洲的阿爾卑斯山那樣連綿不絕,多是一座一座平地而起。這是怎樣形成的呢?那以后我知道了,這里的山,是兩億年前的海底景觀。在這些高度差別不大的群山之間,曾有許多海底生物在“山”與“山”之間游弋、是兩億年前海底的自然力量造就了它們。今天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徑望遠鏡就安放在周圍多座山與山之間的低洼處。青藏高原在距今約二三百萬年前開始大幅度隆起,形成今天的“世界屋脊”。最后露出水面的這片海底世界,因無數小山峰聳立于斯,便成為當今中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在這個省最具特點的洼地中,平塘便是最適合安放世界最大望遠鏡的地方。那么,要看、要研究兩億年前的海底世界,請到“中國天眼”的家鄉來,這里有一部地球地質成長史,它也是青少年學地理地質的天然大課堂。 你已知天眼落成于2016年9月。2017年上半年,平塘接待游客就達到513.63萬人次,其中省外游客349.2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6.23億元。到當年第三季度,上述數字刷新為:共接待游客1006.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81.08億元。當地政府描述為“井噴式”增長。 韓明陸告訴我,游客中大部分是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的,還有學校組織學生來的,夏令營、冬令營,或者來這里上天文課、地理課。省外的多來自重慶、四川、云南、北京、廣州和上海。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