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員正在制作順昌灌蛋(朱城鋮 攝) “等把手藝學精了,我就來基地上班。”8月4日,順昌縣仁壽鎮灌蛋產業孵化基地舉辦灌蛋制作培訓會,參訓村民楊發旺高興地說,“基地建在家門口,活兒穩定、能掙錢,還顧得上家人。” 去年,仁壽鎮成功爭取到國家以工代賑專項資金750萬元。這筆資金被精準“滴灌”到當地獨具特色的灌蛋產業上。自去年10月,仁壽鎮灌蛋產業孵化基地項目施工以來,當地嚴格采用以工代賑村民自建方式推進建設,并融入以工代訓模式,針對務工群眾開展混凝土澆筑等實用技能的現場教學,讓鄉親們在參建的同時掌握一技之長。 項目建設過程中,累計吸納了205名本地勞動力就業,發放勞務報酬316萬元。而今,項目已建成正加快推進商業化運作,待正式投產后,預計日產灌蛋成品可達9000余個,周邊約30戶農戶實現穩定就業。 仁壽鎮依托灌蛋產業實施以工代賑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創新實踐和顯著成效,是我市以工代賑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創新探索“以工代賑”實施路徑,先后出臺了《南平市以工代賑項目村民自建工作指南(試行)》《南平市以工代賑項目儲備“3+3”定額管理工作機制》,以“定額管理革新”“三級聯動賦能”“協同融合發展”三大舉措優化管理體系,有力推動了以工代賑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發展。其相關做法獲國家發展改革委認可,入選《新時期以工代賑工作指引》向全國推廣,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鄉村振興之路—— 建甌市響應“3+3”定額管理工作機制加速存量項目建設,保持同期在建項目不超過3個,同步儲備3個成熟預備項目,以“竣工一項、補充一項”的聯動模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項目謀劃實施質量。去年,建甌2個在建項目完成投資合計1400余萬元,帶動就業162人,高質量完成項目驗收。今年,建甌通過動態平衡,新增落地項目3個,項目總投資達1800余萬元,預計帶動就業近300人,形成了項目持續推進、賑濟效果持續提升的良性循環。 政和縣稠嶺村在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建設過程中,遵循“先有困難群眾就業需求、后有項目謀劃實施”的原則,創新推進以工代賑、“鄉鎮+村‘兩委’+村級項目理事會+群眾”的自建模式,在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展現出巨大優勢,預計總工期比同類項目壓縮10%,節省招標成本53.8萬元。并帶動126名村民深度參與到道路硬化、污水管網改造等工程建設中,人均增收1.5萬元,成功實現群眾從項目“旁觀者”到“建設者”的角色轉變。 …… “近年來,我市累計實施完成32個以工代賑項目,吸納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1771人,發放勞務報酬2008.51萬元,開展技能培訓惠及2585人次,有力推動群眾就近就業、勞動技能提升與長期發展、持續增收的有機結合?!笔邪l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南平以工代賑工作再上新臺階:獲批項目28個、爭取專項資金1.0176億元,較2024年項目數量增長86.67%、資金規模增長175.3%,實現“雙跨越”,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強勁動能。(徐陸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