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均干谷畝產達770.5公斤,達到超高產水平!”8月10日上午,浦城縣臨江鎮水西村萬鑫家庭農場高產高效栽培示范片的稻田邊,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申建波揭曉了該田塊再生稻頭季測產數據。 為精準測量數據,由全國各地農業專家組成的測產組從示范片中隨機選取三塊標準田,遵循“現場收割、測量面積、去雜稱重、測定水分、計算產量”的標準化流程,用嚴謹操作確保數據真實可靠。其中一號田干谷畝產827.04公斤,二號田752.72公斤,三號田731.74公斤,平均畝產達到770.5公斤。這樣的成績,讓再生稻畝產“超噸糧”的目標觸手可及。 再生稻作為我國南方特有的耕作制度,距今已有1700余年歷史,其“一種兩收”的獨特優勢,能在不增加耕地的情況下有效提升糧食產量,完美適配南方“一季有余,兩季不足”的光熱條件,更難得的是,再生季無需重新播種、育秧、插秧、土地翻耕,節省近50%生產成本,肥料用量僅為頭季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真正做到了省時省力、節水節肥、增產增效。 今年的高產數據,讓萬鑫家庭農場負責人、種糧大戶馬芳華種植再生稻的底氣更足,“以前這土硬得能彈起來,種啥啥不行,現在單季輕松超700公斤,再生季幾乎純盈利。按目前數據測算,再生稻頭季就比往年每畝多收數十公斤,我這3000多畝地算下來,實打實能增收七八十萬元,加上再生季的收入,收入就更可觀?!?/span> 近年來,浦城縣作為“福建糧倉”,將再生稻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通過選育良種、建設良田、培育良技、推廣良法、引進良機,創新機制、強化保障,多維度發力推動再生稻產業實現統籌發展、集智攻關與潛力釋放,最終收獲了產量與效益的雙重提升。2024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47.78萬畝、產量21.2萬噸,其中,再生稻種植面積8.5萬畝,示范片兩季畝產高達1382.7公斤,浦城的耕地面積、糧食綜合考評等十項涉田指標均連續4年位居全省首位。 據了解,今年浦城糧食種植面積將穩定在47.88萬畝,其中再生稻種植規模達10萬畝。“從目前頭季收成和再生稻長勢來看,浦城完全有把握超額完成全年糧食生產任務,讓‘福建糧倉’的招牌更亮更實?!笨h農業農村局局長孫杰對此滿懷信心。(徐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