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顆葡萄到一村共富,建陽區麻沙鎮水南村通過黨建引領、科特派賦能、能人帶路等方式,逐步形成特色農業帶動鄉村振興的良性發展格局。眼下,水南村葡萄迎來豐收季,果農們正忙著采摘、裝箱并發送上市。 在麻沙鎮鮮美家庭農場的葡萄種植大棚里,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綠寶石”墜滿枝頭。農場主劉貴道正在進行糖度檢測,嚴格把控“陽光玫瑰”葡萄的采摘時間。 麻沙鎮鮮美家庭農場農場主劉貴道:“現在還屬于成熟的前期,我們就要進行果粒測糖的過程,符合糖度以后才能采收,這樣能夠確保消費者買到非常優質、高端的葡萄。” 從疏果到測糖,劉貴道嚴格把控細節,讓農場里的“陽光玫瑰”不僅保持著綠色生態的底色,更以飽滿的果形、醇厚的甜度和清新的風味,成為市場上極具辨識度的高品質代表。 劉貴道:“新技術的運用也是科特派引入的,包括南平市農科所,和一些科技特派員,我們跟科研院校的對接,比較密切,我們的豐收,和農業技術的普及密不可分。” 鮮美家庭農場的葡萄采用避雨栽培技術,建有完善的水肥一體設施、智能農業氣象偵測系統、大棚農作物補光增溫設備等,大棚四周路、溝、渠網連通,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為生產優質農產品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條件。農場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果蔬成熟,銷往廈門、漳州、泉州等地。 劉貴道:“我們也種一些時令的瓜果,西瓜、甜瓜、橘子,還有紅美人、梨等等都有,還有桃,現在也在引種。” 劉貴道作為“鄉土科技特派員”幫助許多種植戶克服技術難題,好效益也帶動了更多村民加入“葡萄致富”的隊伍。如今,水南村的葡萄種植總面積達2600畝,畝產量約3500斤。 麻沙鎮水南村黨支部駐村第一書記王捷:“近期村內的葡萄已大量上市,我們招引各地的客商,積極推動小葡萄賣出高價格。冬季的時候在葡萄樹下有套種馬鈴薯等一些農作物,讓村民在冬夏兩季都實現了雙倍的增收。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依托科技特派員的科技賦能力量,走出一條組織引領產業振興的特色發展之路。”(蔡沁妍 張少杰 張怡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