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8日,由政和縣聯合南平碳計量中心、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福建空天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編制的《竹制品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學》項目評審會在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召開。經與會專家評審,該方法學通過技術審查,將為我國竹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科學方法論依據。 評審會現場,來自科研機構、高校等專家組成的評審組,一致通過該方法學的評審。評審組認為,該方法學在碳足跡量化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滿足實際應用要求,對促進“以竹代塑”和竹產業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建議進一步明確方法學適用范圍,優化完善竹制品系統邊界和生產流程,補充數據管理要求,以加速產業綠色轉型。 “這個方法學與日前發布的《竹制品碳足跡計量評價方法》相結合,可以使竹制品碳足跡從抽象概念變為可量化、可認證的綠色競爭力指標。”項目技術負責人陳貴海介紹,《竹制品碳足跡計量評價方法》是竹制品碳足跡計量團體標準,規定了竹制品碳足跡計量評價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而《竹制品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學》包含了竹制品碳足跡評價的評價目的與流程、評價功能單位、評價系統邊界、評價數據收集、分配與計算、數據質量評價等內容,是一個較為全面的實施指南。 南平作為“中國竹鄉”,竹資源總量居全國設區市首位。其中,政和縣作為全國高端竹家具生產基地,2024年被列為福建省唯一的省級竹產業特色產業集群縣。然而,長期以來,竹制品碳足跡核算缺乏統一標準,制約了行業規范化發展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為此,政和縣聯合南平碳計量中心、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福建空天碳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編制了該方法學。(林夢琳 黃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