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稻測產是檢驗糧食生產成效的關鍵環節,既為評估作物產量、研判豐收形勢提供科學依據,也為后續種植技術優化提供數據支撐,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7月23日,建陽區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專家對崇雒鄉橫源村的雙季早稻示范片進行實地測產驗收,測算結果顯示,示范片平均畝產達581公斤,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測產現場,收割機在稻田里來回穿梭,伴隨著轟鳴聲,農技專家同步開展早稻測產驗收與機收損失監測調查工作。 建陽區農業農村局農藝師楊娟:“我們今天隨機抽取了3個點,平均每個點的面積在一畝以上,通過去雜,然后測量含水率,最終測定平均畝產達到581公斤,比去年畝產增產17%。” 這片豐收的示范片面積達65畝,種植優I316品種。示范片采用雙季稻栽培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復種指數,并配套工廠化機插育秧,應用精確定量栽培、全程機械化作業等技術,提高水稻品質和產量。近年來,建陽區緊緊圍繞良田、良種、良法、良機“四良”融合的發展思路,多措并舉提升糧油作物單產。同時,充分發揮好“嘉禾之鄉”產糧大縣優勢,在增產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建陽區農業農村局農藝師楊娟:“比如在合理密植機收減損上面,提升糧油的增產潛力,同時也開展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的培訓,提高種糧大戶的一個種植技術和裝備水平。還有就是找準突破點,然后引進了先進的育秧流水線,育秧的生產效率從每小時600盤提升到每小時2400盤,解決了雙季稻農時緊張的問題,也提升了經營主體的經營服務能力。” 據了解,建陽區今年早稻種植面積達2萬畝。目前,小湖、書坊、麻沙等鄉鎮的雙季早稻已陸續開鐮,預計總產量較去年有顯著提升。(張高鷺 張少杰 楊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