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南平市建陽區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7月21日舉行。全會由建陽區委常委會主持,區委書記謝啟龍講話。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謝啟龍受區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 中國共產黨南平市建陽區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決議(中國共產黨南平市建陽區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于2025年7月21日舉行。) 出席這次會議的有區委委員26人,區委候補委員4人。區紀委常委、區監委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在建陽的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市第六次黨代會代表和區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中的部分專業技術人員和基層代表等列席會議。 全會由區委常委會主持,區委書記謝啟龍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謝啟龍受區委常委會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充分肯定了區委十四屆七次全會以來區委常委會的工作。一致認為,區委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對南平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持續深化拓展省委“三爭”行動,細化實化市委“五增”重點,扎實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主動融入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著力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建陽新形象,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建陽,一以貫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陽實踐取得新進展。 全會指出,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是習近平總書記2024年在福建考察時提出的四個方面重要要求之一,也是福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的重要路徑之一。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牢記囑托、站位全局、勇擔重任,始終懷著感恩之心、愛戴之情、奮進之志,切實強化擔使命、作示范的高度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全會指出,新時代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希望福建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這既是對福建工作的充分肯定,又賦予福建新的更高要求,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指明了工作目標和努力方向。建陽作為市中心城區、首善之區,更要站位全局、主動作為,立足資源稟賦、特色優勢和區域特點,著力揚優勢鍛長板,努力在資源轉化中主動作為、在做大“蛋糕”中彰顯特色,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全會指出,圍繞推動全省、全市在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因地制宜探索走出具有山區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對南平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在福建工作期間對建陽的工作要求,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十一屆七次、八次全會和市委六屆八次、九次全會部署,扭住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目標不放松,聚焦綠色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共同富裕這一本質要求,堅持區域差異化協同發展、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錨定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的主攻方向,統籌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生態優先,強化文旅經濟,深化改革開放,增進民生福祉,著力在發揮優勢中鍛長長板,在做大蛋糕中彰顯特色,在對標找差中補齊短板,在爭創特色中多作貢獻,推動區域布局協調、產業結構優化、城鄉發展融合、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為全省、全市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貢獻建陽力量。 全會強調,聚焦綠色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加速壯大山區特色縣域經濟,筑牢生態與產業融合的發展根基。聚焦抓好資源優勢轉化,優化縣域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構建以縣域為樞紐、中心鎮為節點、重點村為基地的縣域經濟布局,更加注重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統籌抓好竹絲盞葉油等“五個一”生態優勢產業,加快建鏈延鏈補鏈,培育壯大產業集群;聚焦抓好一二三產融合,注重以新型工業化帶動農業現代化,不斷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更好發揮聯動帶農作用;聚焦抓好做強園區平臺支撐,完善園區規劃布局,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立服務企業“一園通辦”機制。堅持把文旅經濟作為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以構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為抓手,圍繞打造“輕踩一刻鐘 漫游千年城”自駕游品牌,推動景區全域聯動、產品全域優化、線路全域統籌,抓好崇陽溪漫游道、麻陽溪文化園等核心項目建設提升,加快把文旅產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發揮建陽區位中心優勢,以交通先行賦能文旅升級,以文旅發展帶動全域振興,著力推動環帶交通網絡提升改造,將“251”環帶建陽段打造成“鄉村振興先行帶”,有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全會強調,突出縣域重要切入點,統籌城鄉資源要素,促進城鄉功能互補、繁榮共興。進一步提升縣域綜合承載力,堅持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更加注重推動鄉村規劃和“十五五”規劃銜接落實,做優“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空間體系,推動以城帶鄉、城鄉互補、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縣域綜合承載力;進一步凝聚鄉村振興合力,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鄉村振興現場會的部署,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牽引,深入實施“千村示范引領、萬村共富共美”工程,進一步壓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更大力度統籌城鄉規劃、產業、建設、文明和治理。 全會強調,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激活區域協調發展與城鄉融合的動力機制,釋放發展活力。以深化改革激發紅利、推動農民增收,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全面實施“武夷百村”計劃,深化“森林生態銀行·四個一”、鄉村振興“五合一”鏈條模式等機制,鼓勵基層探索多樣化途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以深化改革破解難題、增進民生福祉,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總結推廣“4+N”全民健康醫防融合網絡化服務體系、鄉鎮“幸福里”社區“四不離”互助養老模式等做法;以深化改革破除梗阻,健全完善城鄉融合治理體系,促進城鄉“人、地、錢”等要素雙向流動。 全會強調,堅持生態優先鮮明導向,以更高標準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標桿,引領可持續發展。嚴格“護綠”,鞏固拓展“四個全域”目標,筑牢生態安全屏障;高效“擴綠”,著力打造綠色示范,借力南平市列入第二批國家碳達峰試點為契機,逐步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零碳發展體系;持續“興綠”,積極推動林下經濟、林業碳匯、“一棵樹”文章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切實提增“森林生態銀行”整體效益,實現山林增綠、林農增收。 全會強調,緊扣民生福祉落腳點,精細化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增強群眾獲得感。以富民為基,筑牢增收渠道,堅持把穩就業作為事關民生的頭等大事,把打造城鄉一體的就業服務體系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三大就業平臺”,推動就業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以民生為本,優化公共服務,聚焦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重點領域,統籌城鄉公共服務高效配置,探索基本公共服務規劃布局、服務標準、設施建運等一體化路徑,不斷提升縣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以文化為魂,繪就文明畫卷,強化“書香建陽”建設,持續擴大“千年古縣 書香建陽”品牌效應,構建“城市10分鐘書吧圈”,讓“城市書吧”遍布全域,氤氳書香浸潤潭陽大地,推動形成知書達理、彬彬有禮的“建陽新風尚”。 全會強調,踐行共同富裕本質要求,立足區域實際精準施策,探索可復制、可持續的共富路徑。有機統一、系統推進,結合“十五五”規劃編制,在思想理念上更加注重協調、共享,在政策制定上更加注重均衡、可及,在推進實施上更加注重務實、高效,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選準切入點、找準突破口,先行先試、摸索經驗、總結提升,探索走出各具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實事求是、科學推進,突出循序漸進,遵循規律、量力而行、務實推進;主動作為、攜手推進,最大限度調動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勤勞創新致富,營造團結奮斗的濃厚氛圍。 全會要求,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持續深化拓展省委“三爭”行動,細化實化市委“五增”重點,站位全局、明晰重點、轉變作風、狠抓落實,確保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取得扎實成效,形成促進共同富裕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有感的生動局面。要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十五五”規劃編制、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巡視整改、防汛抗旱、安全生產等當前重點工作,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全會號召,全區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奮勇爭先、再上臺階,因地制宜探索走出具有山區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奮力譜寫新時代現代化美好建陽建設的新篇章!(張高鷺 關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