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建陽區公布了2024年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建陽將口唐窯)青瓷燒制技藝的第一批6名代表性傳承人正式亮相。魏祖強就是其中之一,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這位守藝人。 6月24日,走進位于考亭村的牧瓷苑手繪青花工作室,魏祖強正專注地在素坯上進行手繪,筆觸細膩流暢。 青瓷燒制技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魏祖強:“陶瓷的核心就是審美,審美決定了瓷器的生命力,還有就是我覺得可以開發一些比較適合現代的裝飾品,或者實用的器皿,比如茶具類。此外,要開發適合現代人審美的作品,型擺是第一的,要去創新。” 魏祖強創新的底氣來自于建陽文技校美術班的學習經歷,后又在玻璃加工、根藝雕刻、建盞等領域深耕近二十年,積累了豐富創作經驗。2015年,魏祖強正式成立牧瓷苑手繪青花工作室,形成了“胎薄如紙、釉潤如玉”的獨特風格。 青瓷燒制技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魏祖強:“我現在很多工具是自己去改進的,改進完以后,發現整個生產速度,還有制作的精度都更高,然后表現你想要的東西,工具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事半功倍,傳統的做法就不適合現代這么快節奏,所以從工具這塊要去不斷地改進。” 建陽瓷器發展歷史悠久,將口窯的青瓷燒制就可以追溯到唐代,這里產出的瓷器胎骨細膩,釉色以青綠、青黃為主,風格獨特,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我區進一步加大對非遺的傳承和保護,魏祖強等一批代表性傳承人的出現,為(建陽將口唐窯)青瓷燒制技藝的傳承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青瓷燒制技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魏祖強:“我希望這種技藝能夠被更多人去認可、接受,盡量做一些公益,能夠把這個技藝傳出去,不是完全以商業為目的,把整個行業帶動起來,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的。” 目前,建陽區已擁有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等2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各項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達325人,涵蓋了傳統技藝、民俗文化、民間藝術等多個領域。 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黃剛:“今年我們目前區級非遺項目已經開始審評了,有各個鄉鎮報來的項目將近10個,我們也請評委對項目斟酌評審,符合非遺要求的積極把它納入非遺項目保護,讓建陽非遺更豐富。我們也會積極開展傳承人的培訓,組織他們參加各類展覽展示,讓他們走出去把項目往更多更好地方去推廣,讓項目知名度也更高。”(林晶 黃巍 吳大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