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正值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開館,“建陽小白茶”品牌推介會在武夷山舉行。活動旨在高質量推進建陽小白茶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加快建設茶業強區,實現到2026年構建建陽小白茶產業發展的現代茶產業體系,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作了《解讀建陽小白茶品質化學密碼》專題交流;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作了白茶產業發展態勢分享;世界茶聯合會終身名譽理事、茶界泰斗張天福夫人張曉紅作《建陽小白茶》前世今生主題推介;舉行了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小白茶創制發源地”授牌儀式、“湖南農業大學建陽小白茶科技特派員專家工作站”授牌儀式;還舉行了第三屆中國小白茶茶王賽頒獎儀式。 建陽是古茶樹起源地和中國茶文化發祥地之一。建陽小白茶以其“有故事、有味道、有內涵、有文化”的鮮明特質獨具芬芳。 小白茶茶青 賴雅瓊 攝 建陽小白茶底蘊厚重,邂逅建陽小白茶就是邂逅歷史、邂逅人文。建陽小白茶是白茶中的珍品,外形細秀,芽毫銀白,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宋代作為最好的點茶原料制成“龍團鳳餅”進貢皇宮,因形似壽眉,又被稱為“貢眉白茶”,歷經千年綿延不絕。據記載,清代,建陽南坑肖氏創制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泡小白茶,成為現代小白茶的開端。清乾隆帝品了建陽白茶后,作《建陽茗事》詩詞一首,盛贊:佳茗春風盛建陽,武夷溪谷挹清香。建陽作為小白茶的發源地和原產地,在《大觀茶論》《茶錄》等古籍中都有所印證,茶界泰斗張天福老先生也曾提出“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建陽小白茶得天獨厚,品味建陽小白茶就是品味生態、品味自然。建陽位于神奇的北緯30°綠飄帶上,有著“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環境,“高山云霧出名茶”的獨特地形。建陽人種茶只種生態茶、有機茶,做茶只做匠心茶、干凈茶,賣茶只賣良心茶、放心茶,這是建陽人的君子之諾,更是建陽小白茶的硬核底氣。 千畝茶山 黃志新 攝 建陽小白茶生機勃發,分享建陽小白茶就是分享幸福、分享未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建陽區始終堅持挖掘資源弘揚茶文化,集聚發展做強茶產業,持續創新提升茶科技,努力促進三者統籌發展、相互促進、共同提升。把茶產業作為踐行“兩山理論”的重點產業、樣板產業來打造,致力于打造一個具有鮮明特色和廣泛影響力的“建陽小白茶”品牌,讓茶產業從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轉變為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綠色生態茶園建設工作,邀請福建農林大學、省農科院和湖南農業大學等各大科研院校開展小白茶研究,和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院士團隊共同成立建陽小白茶科特派專家工作站,爭創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同時,引進香江茶業甘一露、正山堂等知名茶企,始終不遺余力地做強小白茶品牌、弘揚小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