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以“讀懂中華文明,攜手促進世界現代化”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漢學家大會在福建省南平市開幕。此次會議由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吉炳軒,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祖翼,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趙龍出席。柬埔寨國會第二副主席旺肅,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澳大利亞漢學家馬克林,丹麥漢學家曹伯義等來自60個國家的政要、漢學家、專家學者、非政府組織代表和國內相關部門代表、文化界人士等200余人現場參會。 吉炳軒表示,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向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致賀信,體現了中國黨和政府對世界漢學和漢學家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待。此次舉辦第二屆世界漢學家大會,就是為了積極落實全球文明倡議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賀信精神,促進中外文明交流對話。我們要攜手共逐發展之夢,為世界現代化事業作貢獻;共筑安全之基,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作貢獻;共聚文明之光,為人類文化傳承創新作貢獻;共架民心之橋,為增進人民相知相親作貢獻。中方愿同國際民間社會和世界漢學家一道,不斷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劉建超表示,當前,中國共產黨正在領導中國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是中國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正義之路。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在于深入理解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中華文明具有以和為貴的歷史基因、兼收并蓄的寬廣胸襟、立己達人的價值理念、天下為公的道義情懷,崇尚和追求持久和平、開放包容、普惠繁榮、公正合理的現代化。我們愿同各國漢學家加強交流對話,共同推動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和世界漢學研究高質量發展,為各國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鋪就開放包容的新底色、開創交相輝映的新氣象。 周祖翼表示,福建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譽,為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和對外交流作出了獨特貢獻。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在福建考察時,殷切希望我們在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為功,為賡續繁榮八閩文化注入了強勁動力。福建將以此次世界漢學家大會為契機,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攜手搭建合作交流的橋梁、文化傳播的橋梁、友誼溝通的橋梁,推動漢學研究和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走深走實,全面展現新時代八閩文化的氣韻和風采,共同譜寫世界多彩文明新篇章。歡迎大家多來福建走走看看,感受福建特色鮮明的多元文化,感知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與會外賓熱烈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表示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對中國和世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旺肅表示,中華文明不僅促進了中國人民同包括柬埔寨在內的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也為建設一個團結、現代化的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鑒。沙拉夫表示,世界正處在十字路口,必須通過重大變革來拯救人類文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及其所蘊含的信任、和平、發展等價值觀為此提供了重要指引。馬克林表示,文化在對外交往中有著重要影響。中華文化決定了一個強大的中國將努力追求一個多極世界,并倡導和平合作。曹伯義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系列重大倡議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和而不同、多元包容等價值理念,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繁榮。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主題分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等活動。與會人員圍繞“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深厚底蘊:漢學家的視角”“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現代力量:漢學家的思考”“融通中外文明,攜手同行現代化之路:漢學家的智慧”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漢學家們表示,面對動蕩世界,不同文明之間開展交流對話尤為重要。作為漢學家,愿積極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動落實三大全球倡議,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聯部副部長陸慷主持開幕式,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吳偕林,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永禮等出席。(來源:中聯部新聞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