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泳池玩具、充氣滑梯、水上蹦床…… 8月15日,走進建陽區寶山街道溪源村水上樂園,身著泳衣的孩子們在池內盡情嬉戲玩耍,歡笑聲不絕于耳。“這里離城區比較近,自然環境挺好的,池水很干凈,還裝飾了彩帶,不會那么曬,在玩水的同時還能感受鄉村的風土人情。”陪孩子前來游玩的市民張女士直言,這里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溪源村位于建陽城區西南部9公里處,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娛樂項目,吸引了眾多游客和市民的目光。近年來,溪源村積極探索村級議事協商制度,讓廣大群眾通過議事協商參與到村級事務的決策、管理、監督中,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在一次議事協商會中,有村民代表提出,村口這塊地因為缺水,只適合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每年最熱的時候都有一段休耕期,可以“見縫插針”,建一個可拆卸、可移動的水上項目,吸引更多的游客走進溪源,帶動農特產品銷售。村黨支部采納了這個合理化建議,利用鄉村振興資金,打造了這個水上樂園,為溪源村旅游業注入新的活力。 “鄉村振興要如何振興?要發展什么產業?要怎么做?不能只是村兩委干部坐在辦公室里面空想,肯定要征求廣大群眾的意見,收集他們的真實想法。我們就結合‘吃茶話事’這個活動,召集村民來聊天喝茶,了解一下他們對村里的發展有什么意見建議。”建陽區寶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謝祥慧介紹。 溪源村議事協商會根據農事不定期舉辦,每月至少舉辦兩次。 議事協商會上,村民們暢所欲言,為村里的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環境整治、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發表意見建議。會后,村黨支部再對村民們提出建議進行整理和篩選。通過議事協商,溪源村探索活化利用古宅的新模式、打造了鄉村音樂廳、建設了300畝蔬菜種植基地、創建“軍事夏令營”“松鼠部落”“萌寵樂園”等兒童友好特色主題項目;還與建陽區部分中小學合作,開展國防教育、農耕體驗等研學項目。 “議事協商制度我覺得非常好,通過協商村里裝上了路燈,晚上吃完飯后可以出去散散步,村里還引進了旅游項目,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我們做的一些特產也有人買了,增加了收入。”村民陳芳有感而發。 近年來,溪源村認真貫徹落實民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的通知》,積極探索和完善“1136”(即以黨建為引領,以網格為抓手,強化“三治”融合,建立規范“六事”流程)村民議事協商機制,在促發展、護穩定、聚民心,服務鄉村振興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獲評紅星村黨組織、省級文明村、國家級生態文化村、省級傳統古村落、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試點單位等榮譽稱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為鄉村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強調要通過深化鄉村治理體系改革,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溪源村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優化議事協商制度,凝聚更多的力量參與到村級事務中來,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溪源出力,提升廣大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寶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謝祥慧表示。(林晶 黃子榮 劉劍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