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象部門,是防汛工作的“先頭部隊”和“離風雨最近的部門”。 6月中旬,我市出現持續性強降水過程,全市普降暴雨或大暴雨。全市各級氣象部門組織人員堅守崗位,時刻關注著雨情汛情,實行24小時值守,及時發布各類暴雨預報預警信息,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全力以赴應對這場汛期“大考”。 6月9日12時10分,南平市氣象局啟動暴雨Ⅳ級應急響應;6月10日11時20分,升級為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6月11日11時,升級為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Ⅱ級應急響應;6月13日8時20分,升級為重大氣象災害(暴雨)I級應急響應,各級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警和值班值守,開展預報預警信息點對點服務,全力應對強降水…… 雨勢在“升級”,預警和應急響應隨之升級,雨情、天氣預報等信息的每日更新頻次也逐漸增加。此次強降水過程中,市氣象部門嚴密監測天氣形勢變化,對強降水天氣過程進行實時監測和跟蹤分析,多渠道發布《重要氣象信息專報》《重要天氣預警報告》《專題氣象服務》等決策服務材料61份,滾動更新發布全市高考、中考考點“未來三天”天氣預報,指導各縣(市、區)氣象局發布預警信號707條,其中暴雨紅色預警11條,暴雨橙色預警64條;全市發布預警信息和風險信息1059條,預警短信254萬余條,基層責任人叫應信息11條。市氣象局還積極落實“一過程一策”科普宣傳工作,發布圖形和短視頻13期,推送微信文章、“預報員說天氣”等12期科普產品,微博發布動態230期,并通過《閩北日報》、南平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迅速向廣大市民發布預警信息,開展氣象災害防范和緊急避險科普宣傳,提醒群眾做好防御暴雨洪水工作,增強群眾防災減災意識。 各類氣象信息的及時發布,不僅為百姓的生產生活“提了醒”,也為南平市防指和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防汛相關決策提供了第一手“參考資料”?!皻庀箢A警信息是各級防指應急響應啟動的先決條件之一。”南平市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張信華介紹,暴雨期間,全市氣象部門嚴格落實《南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關于印發極端強降雨防御工作十條硬措施的通知》,凝心聚力防范應對持續性暴雨災害,密切跟蹤、會商研判,上下聯動及時開展預警服務,十個縣(市、區)共發布暴雨紅色預警11次,紅色預警命中率達100%,預警提前量達130.9分鐘。 每一次預警預報精準發布的背后,是市縣兩級氣象部門的實時聯動,以及與各相關部門的通力配合。強降水期間,市氣象局進一步健全以氣象預警信息為先導的應急聯動啟動機制,聯合市防汛辦落實“1262”精細化城鄉氣象災害預警聯動機制,在應急響應期間,每2小時滾動發布強天氣過程短臨預報,常態化與市防汛辦開展天氣會商,精細化開展遞進式氣象災害預警服務。同時,聯合水利、自然資源、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等部門發布《氣象風險預警》17期;聯合海事部門連續發布《航運氣象風險預警》42期;水利局根據精細化氣象預報,提前調度全市有調洪能力的掛閘水庫騰庫到位,為及時泄洪做好準備。 本地密切配合,跨區協同聯動。“這場強降雨過程并不只在南平,周邊省市也有。因此,四省邊際城市氣象災害預警服務區域協同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蹦掀绞袣庀缶窒嚓P負責人問偉力告訴記者,自6月9日以來,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出現強降水,其中衢州南部、黃山全境、南平大部和上饒南部出現持續性暴雨,作為浙皖閩贛四省邊際城市氣象災害預警服務區域協同標準試點城市,浙江衢州、安徽黃山、福建南平、江西上饒四市氣象局先后組織開展4次災害性天氣聯合會商,聯合制作并發布兩期《衢黃南饒氣象服務信息》,共同開展暴雨預警協同服務,推動分段防御升級為全域防御。南平市氣象局還推動閩江流域四地市氣象部門加強天氣會商,聯合發布閩江流域面雨量預報6期;松溪縣聯合慶元縣建立氣象跨省防汛聯動機制,入選南平防汛經驗案例。 此外,我市氣象部門充分應用本地風險普查成果,制作南平市暴雨致災因子危險性分布圖,持續推進重大氣象災害的精準預警和科學防御,市縣兩級防指根據氣象預警信息及時啟動并調整應急響應,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群眾,應對處置及時有力,避免了人員傷亡。 6月18日16時05分,暴雨預警等級降為Ⅱ級;19日15時10分,我市氣象部門解除暴雨預警及應急響應。 一場“大考”結束,但今年的防汛工作尚未結束。接下來,市氣象部門將繼續加強天氣監測預報預警工作,進一步完善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提前做好臺風季防御準備,持續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嚴嵐 李?。?/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