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日,記者從南平市住建局獲悉,南平市入選2024年全國城市體檢樣本城市名單,福建僅福州、南平兩地入選。 城市體檢,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和實施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前置條件。從2019年起,住建部每年遴選一批城市體檢樣本城市,對照城市體檢指標體系中的評價標準,綜合評價“城市病”問題治理成效,探索可復制推廣的經驗做法。今年我市將如何開展城市體檢工作?市民將如何參與?記者走訪了相關部門。 城市體檢是南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內容之一,今年南平市住建局將深化拓展省委“三爭”行動部署和細化實化市委“五增”目標要求,在鞏固上一輪城市體檢成果的基礎上,聚焦民生需求和群眾期盼,圍繞住房、小區(社區)、街區、城區(城市)4個維度工作方向61項指標,結合南平海綿城市建設、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建設、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等“N”項特色工作,構建具有本地特色的“61+N”城市體檢指標體系,縱深推進新一輪城市體檢。 在新一輪城市體檢過程中,我市將借助全省首創、自主研發的體檢數據采集移動小程序,充分發動基層網格員力量,面對面向基層群眾采集一手數據,精準摸清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現體檢全覆蓋和體檢數據親民性、精準性。同時,以“61+N”城市體檢指標體系為基礎框架,在市級城市CIM平臺,構建全域城市體檢信息模塊,導入城市體檢數據,信息平臺智慧化分析、自動出報告,讓城市體檢更精細、更高效。 目前,我市已聚焦“一老一小”“十五分鐘生活圈”等公共民生領域,結合“N”項特色工作,開展全域城市體檢,收集群眾訴求,梳理污水處理、交通停車等城市短板弱項問題241類,針對性地提出務實管用的解決路徑,建立“發現問題-整改落實-鞏固提升”工作機制,提高了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我市還組建專班研究對接政策,針對城市“病癥”,高質量謀劃城市更新項目1978個,以城市體檢引領城市更新,推動體檢成果項目化,完善“問題落圖-項目生成-項目評估”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形成“體檢-提升-再體檢-再提升”的良性工作循環。 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我市根據功能定位,遵循相互融合、互相補充、協同發展原則,立足小區,輻射片區,做到“以小區謀片、以管道謀線(道路)、以項目謀配套”,將與片區居民息息相關的民生基礎設施納入改造范圍。2024年,我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411個,涉及21.57萬戶居民,已獲第一批預算內補助資金4.37億元,占全省的55.32%,第二批3.5億元預算內補助資金預計4月下達。(張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