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15日,位于建陽區莒口鎮馬伏村的寒泉精舍文化園正式開園。園區內,人頭攢動,書香意濃,不少家長帶著孩子朗讀著印在墻上的《紫陽朱子家訓》。 開園現場舞龍表演 寒泉精舍是朱子為母親祝夫人守孝所創的書院,也是他在建陽創辦的第一所書院。朱子在這里編寫了《近思錄》,為后世學子確立道統。修復后的寒泉精舍文化園總占地面積達2700平米,建設有寒泉精舍、敬萱堂、儀門、門衛房等建筑及配套綠化景觀,園內的仿古建筑群青磚灰瓦,莊嚴肅穆,更彰顯朱子文化流芳。 “朱子許多理論學說都是在此創新和積淀的,我們依據朱熹《朱子大傳》中的記載,以朱子‘孝文化’為書院內涵,動工對寒泉精舍遺址進行修復,還原朱子當時所住的茅草屋,再現了朱熹當時的生活場景。”建陽區莒口鎮黨委宣傳委員林濤說。 “這里離建陽城區不遠,趁著春節假期,帶著孩子過來游玩,在玩耍中也可以感受朱子文化的魅力。” 游客蔡璐瑩說,文化園中不僅設置了不少朱子經典語錄,也有許多與“孝”有關的小故事,對大人來說也是一種學習。 “媽媽,你看!我按下這個,屏幕上就有人和我對話!”現代的媒體技術讓不少孩子更加專注地了解寒泉精舍的文化內涵。寒泉精舍文化園除了大量的文字故事,館內以數字化新媒體藝術賦能體驗及經典研學,通過VR互動、視頻講解等豐富的形式為來訪游客呈現出一場豐富無比的文化盛宴。 “寒泉精舍文化園項目坐落在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上,為推動'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的建設工作添上重要的一筆,同時也為建陽區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以及文旅產業的發展發揮了歷史性的作用,將成為一張讓千年古縣綻放文化異彩的新名片。”莒口鎮黨委書記周天翼說。(陳穎/文 張行健/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