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建陽新聞》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系列報道,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建陽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非凡成就。下面來看第一集,經濟發展篇《綠色與發展并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建陽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區一體、綠色發展、產業強區、書香建陽”發展思路,實干拼創、攻堅克難,全方位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超越,全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吳淑媛說:“今天,我們實現了吸管自由??刹灰】催@根小小的吸管,它是由建陽龍竹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纏繞式竹吸管,在它的身上就有50多項的專利。” 鏡頭前的這根吸管是龍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發的纏繞式竹吸管,吸管壁厚只有0.5毫米,一根毛竹可以生產1700支,其工藝被中國林產工業協會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成為以竹代塑戰略的重要支點。 龍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助理林遠春說:“我們別看它只是一根小小的吸管,但背后包含了許多的技術創新,公司專門組建了研發團隊,歷時近20個月,先后攻克了材料制備、連續纏繞成型等關鍵難題。” 企業所在的建陽經濟開發區是我區打造閩北工業經濟新增長極的重要平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立足特色資源,聚焦重點企業、引導新興行業,加快培育打造“5+3”產業集群,聚力發展先進制造、生物、現代農業、文化創意、旅游“五大綠色產業”,綠色經濟占經濟總量80%以上。 十年來,我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從2012年的165.8億元,增加到了2021年的277.7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南平前列。 記者吳淑媛說:“我現在就暢游在國家水利風景區的考亭湖上,湖面波光粼粼,兩岸風景如畫。建陽區始終堅持綠色與發展并進,以生態環境‘高顏值’促進經濟發展‘高質量’。” 十年砥礪奮進,十年春華秋實。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123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69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1497元,增加到2021年的40711元,增長89.4%;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9351元,增加到2021年的20629元,增長120.6%。 建陽區委書記魏敦盛說:“新時代需要新擔當,新征程呼喚新作為。建陽區將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搶抓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機遇,用好山、水、竹、茶等豐富自然資源,做大做強醫衛材料、竹產業等優勢產業,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推進朱子、宋慈、建盞、建本等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做好城市建設文章,奮力打造與“雙世遺”相匹配、有著千年古縣特質的新建陽?!?/span>(黃子榮 吳淑媛 丁健偉 關鋒 池魏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