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走進建陽區書坊鄉羅家堆村,村民房前屋后樹木吐綠,鮮花綻放,一派生機盎然。短短四年里,羅家堆村從“軟弱渙散村”脫胎換骨成了“紅星村”,實現了小山村的美麗嬗變。這一嬗變,離不開書坊鄉人大代表陳啟慧的堅守與付出。作為羅家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啟慧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揮灑汗水、擔當作為。 固本強基,支部由“弱”轉“強”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陳啟慧從提高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入手,充分落實黨支部“三會一課”“三個一”制度。他利用晚上、茶余飯后等“碎片化”時間,組織在家黨員學習政策理論和法律法規,靈活運用微信、學習強國等平臺,動員黨員“線上”學習,確保流動黨員“不失聯、不失學”。2021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陳啟慧組織黨員學習17次,上黨課5次,召開組織生活會2次,增強了黨員的黨性意識和團結意識。四年來,羅家堆村黨支部先后發展了5名黨員,年齡均在35周歲以下,為黨支部增添了新鮮血液,增強了黨支部活力。 貼近村民,民心由“散”到“聚” 羅家堆村是一個只有53戶246人的小山村。多年以來,村內歷史遺留問題較多,民心分散,導致各項工作難以推進。為聚攏民心,陳啟慧把村民當親人,經常走訪聯系群眾,了解村民所需所盼,傾聽村民意見建議。在2021年“6.28”特大暴雨洪澇災害中,村民黃世祿的魚塘因洪水漫進,飼養魚基本跑光,陳啟慧在了解實情后,主動對接上級相關部門,為其爭取了5000元災后發展資金,解了黃某的燃眉之急。擔任人大代表這幾年,陳啟慧圍繞修建河堤護岸、路燈安裝、污水改造等民生關切問題提出建議10余條,為羅家堆村基礎設施建設、村莊綜合治理作出積極貢獻。隨著村民獲得感、幸福感的不斷增強,羅家堆村人心定、氣象新,走上了村強民富的坦途。 精心打造,村莊由“亂”變“美” 以前,羅家堆村內亂搭蓋、亂堆放、污水亂流等現象嚴重。陳啟慧采用“網格化”治理模式,將全村劃分為5個網格,由村兩委擔任網格長,全面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通過發放倡議書、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等形式,不斷提高村民認知度、參與度。為掀起全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熱潮,陳啟慧將主題黨日活動地點搬到環境整治現場,黨員亮身份、領責任、爭先鋒,對房前屋后、村內堆放、河道垃圾等進行集中治理,拆除了違規搭建的豬舍、牛欄、旱廁等。如今,村里新建了公廁,完成了污水管網建設,實現衛生廁所普及率100%,羅家堆村成了“村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精品村。(張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