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意盎然,茶香飄逸。14日,在建陽區水吉鎮仁山村,建陽區名芳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聲明一邊在茶園忙碌,一邊與省級科技特派員進行“云上”交流。 “有了科特派,企業發展快。”陳聲明說,去年,他們通過福建省科技特派員服務云平臺,與福建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的周景亮副教授搭上了線,“他經常過來指導,或者線上溝通,幫助企業解決了不少技術問題。” 像陳聲明一樣,仁山村的山溪葡萄專業合作社也有科特派助陣。日前,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應薛養和南平市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推廣站農藝師吳瓊梅專程到合作社進行葡萄枝梢管理技術指導。“多虧了他們提供的技術服務,我們的葡萄品質越來越好。”山溪葡萄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遠興說,“仁山葡萄”先后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標志A級認證、中國南方優質葡萄銀獎、福建省著名商標等榮譽。 仁山村流傳著這么一句順口溜:“一畝葡萄十畝田,在家也能賺大錢;科特派制度真是好,它是我們的致富寶。”除了葡萄,仁山村的“致富寶”也讓桔柚種植戶嘗到甜頭。仁山桔柚生態果園創建者張水生是建陽第一批桔柚種植專業戶,在謝福鑫等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張水生的果園不斷發展壯大。后來,張水生自己也成了科技特派員,在他的幫助下,不少農民發展桔柚種植,日子越過越好。 近年來,仁山村依托科技特派員制度,通過“傳幫帶”,培養出張水生等一批鄉土專家。各級科技特派員累計培訓農民近5000人次,推廣農業“五新”技術600多項,為仁山村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仁山村有“山溪葡萄專業合作社”和“仁山桔柚”兩個科特派示范基地,全村種植葡萄1300多畝、桔柚420多畝。去年,通過葡萄、桔柚產業實現村民人均增收2.3萬元。(徐陸鋒 江蘇閩 吳佳穎) |